•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2025藍海生活節」926起活水湖「水火共舞」
社安網、守護您,臺東縣「跨網絡合作守護家庭」會議,獲衛生福利部肯定
腰背痛隱藏致命危機! 40歲單身女主管的未竟之戰
《嗨!營業中》第六季首集直飛瑞士 化身卡通阿爾卑斯山上的少女
領先全國!雲林實現「師生有平板」 張麗善:讓孩子贏在起跑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墨新聞 MORE News > 地方 > 守護台灣憲政體制!翁曉玲對戰153名律師怒喊:癱瘓憲法法庭的是總統
地方

守護台灣憲政體制!翁曉玲對戰153名律師怒喊:癱瘓憲法法庭的是總統

韋 石
Last updated: 2024/12/09 07:15
韋 石
Share
9 Min Read
守護台灣憲政體制!翁曉玲對戰153名律師怒喊:癱瘓憲法法庭的是總統
分享文章
翁曉玲提案修正《憲法訴訟法》,要提高釋憲門檻,引起律師界不滿,153名律師將於16日發起律師守護憲法遊行。對此,翁曉玲直言,這個遊行活動應正名為「2024信賴律師後援會守護政權遊行」才對,這樣才符合此次遊行參加成員的屬性。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今天(15日)在臉書發文表示,近期153位律師發起了16日遊行,先不論100多位律師如何能代表全國2萬多名律師,這份名單裡充斥著「全國律師賴清德後援會」的幹部與成員、民進黨政府的律師愛將以及廢死律師。

翁曉玲強調,她提案修法憲法訴訟法,將得參與憲法裁判的大法官現有總額明定為憲法所定法定員額15人,而非實際留任在職者,並且提高大法官評議門檻從1/2至2/3,目的是為了避免發生少數大法官持偏頗的法律見解就作出重大憲法判決的危險。

翁曉玲直言,試想依據現行法,若大法官有多人缺位,於未補足人數前,只剩3、4位大法官,甚至極端情形只剩1位大法官就能作出憲法裁判推翻現行法律與否決人民的釋憲聲請案,請問這合理嗎?本次連署抗議的律師們,舉著保障人民基本權的大旗,卻完全無視現行法的缺失,憲法法庭裁判超低門檻才是侵害人民基本權、讓憲政秩序崩解的元凶。

憲法法庭。(圖/資料照)

對於提高大法官出席和評議門檻,翁曉玲認為「合理合憲」,且再說過去舊法時代曾有過大法官採3/4或2/3同意門檻的規定,而且運作多年,也從未有人質疑這些規定違憲。司法院前院長許宗力早在1999年出版的論文集中即指出,釋憲的可決人數,純粹是合目的性考量的政策問題。許宗力更進一步指出:「將違憲審查的可決人數從二分之一提升至三分之二,應尚不致於與法理有違」。憲法法庭審理制度,本來就是屬於立法形成自由,應留給立法者裁量,是屬於立法政策問題,怎麼換了執政者,相同的法理就成了違憲的規定?

翁曉玲更認為,癱瘓憲法法庭的是總統,作為行使大法官人事同意權的立法院,理應要善盡把關大法官之責,不能讓不適任的候選人成為司法院院長、副院長和大法官,否則一旦作成嚴重影響人民權利、國家重要制度和憲政秩序的錯誤、不當的憲法判決時,將難以補救,這才是真正的恪遵憲法。因此,憲法法庭是否能如常運作,關鍵點在於大法官能否補齊,而大法官提名權在總統,只要提出適當人選,大法官自然能順利補上,不會發生憲法法庭停擺的事。

翁曉玲最後強調,她作為立法委員、憲法學者,念茲在茲的是國家憲政體制健全,而憲法裁判制度改革,是重中之重,無論如何,應當堅持下去。

Previous Article 天兔颱風來襲 中市勞工局提醒工地強化防颱措施 確保安全 天兔颱風來襲 中市勞工局提醒工地強化防颱措施 確保安全
Next Article 薄熙來之子薄瓜瓜情定羅東博愛醫院第三代 國安系統監控、婚宴地點曝光 薄熙來之子薄瓜瓜情定羅東博愛醫院第三代 國安系統監控、婚宴地點曝光

近期消息

柯文哲交保 柯志恩:藍白合作絕對更凝聚
柯文哲交保 柯志恩:藍白合作絕對更凝聚
熱門
2025/09/08
柯文哲步出法院 陳佩琪含淚攬著不放
柯文哲步出法院 陳佩琪含淚攬著不放
熱門
2025/09/08
小草緊圍柯文哲 黃國昌和館長護送上車
小草緊圍柯文哲 黃國昌和館長護送上車
熱門
2025/09/08
完成交保、戴上電子腳鐐…..柯文哲:絕不投降、絕不屈服(全文)
完成交保、戴上電子腳鐐…..柯文哲:絕不投降、絕不屈服(全文)
熱門
2025/09/08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