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簡介動物保護法規定!
川普開炸伊朗三處核設施 共和黨議員砲轟違法違憲 伊朗怒嗆不再承認任何紅線 要求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 警告4到5萬名美國軍人將成攻擊目標
罷藍逾15萬筆灌水連署 國民黨團轟中選會
夜會盧秀燕談黨主席選舉?朱立倫:討論反惡罷
跨海共祭伏羲聖帝 王金平贊同馬英九“兩岸和與合”
墨新聞 MORE News > 地方 > 光州建案惹鄰損 三社區居民陳情無門 民眾黨主委劉家榮律師批市府漠視失職
地方

光州建案惹鄰損 三社區居民陳情無門 民眾黨主委劉家榮律師批市府漠視失職

游 宏琦
Last updated: 2025/06/10 19:00
游 宏琦
Share
8 Min Read
光州建案惹鄰損 三社區居民陳情無門 民眾黨主委劉家榮律師批市府漠視失職
分享文章

【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

位於高雄市鳳山區的「光州梧桐」建案,因施工造成周邊社區嚴重鄰損,引發民怨。居民指出,施工期間地基下陷、建物傾斜、房屋龜裂、排水系統損毀等狀況連環爆發,迄今未獲妥善修復。面對政府與建商互踢皮球、處置消極,居民無奈集結召開記者會陳情。台灣民眾黨高雄市黨部主委、律師劉家榮受邀參與當日記者會後痛批:「居民不是刁民,而是被犧牲的納稅人!」他強調,這不是天災,是人禍,市府與建商應共同負責,還給民眾一個安全的家。

法律觀點直指建商與政府監管失靈

劉家榮指出,依建築工程慣例,在打地樁與基礎施工前應有地質改善與傾斜監測機制,否則易引發鄰損。然而,光州建案已知地層擾動卻仍持續施工,卻未見施工方主動揭露監測數據,亦未妥善處理毀損後續。

民眾黨高雄黨部主委劉家榮律師表示;政府應利舉於民;若非漠視,在態度上應有更積極的做法。/圖 游宏琦攝

「建商應該在發現問題後立即停工與修復,而非等訴訟拖延、漠視住戶權益。」劉律師警告,若最終發展為買方集體興訟、主張物之瑕疵擔保責任,將釀成建商與購屋者雙輸的局面。

市府失守監管職責 民代未積極關切

記者會中,居民強烈質疑高雄市政府「核發使用執照前未列管鄰損」,形同讓責任空轉。劉家榮補充:「地方政府本有協調權與核發執照的責任,卻放任問題擴大,讓受害民眾陷入無盡等待。」

他也批評民代角色消極:「六十多位市議員,鳳山區不乏民代,但為何沒有一位主動出面協助自救會?民意代表的存在,是為了民眾爭權益,而非保持沈默!」

民眾黨表態聲援:若他黨議員失語,我們發聲

劉家榮在現場承諾,若其他民代再無回應,民眾黨將主動召開記者會為民發聲。他也建議自救會應正式行文要求所屬選區議員在議會中質詢,追究市府與建商責任。

「民眾已經家園受損,還要四處陳情求助,這是民主社會該有的治理樣貌嗎?」劉家榮最後呼籲市府儘速出面協調,勿讓民怨繼續累積。

📌 背景補充:

據居民陳情指出,光州建案施工以來,造成周邊三個社區接連出現牆裂、地陷、屋斜、淹水等災情,懷疑與地基擾動與土壤不當處理有關。目前正透過自救會進行法律途徑與社會陳情。

分享此文:

  • 按一下以分享至 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 Facebook
  • 按一下即可分享至 X(在新視窗中開啟) X

請按讚:

喜歡 正在載入...
Previous Article 會員逛好市多中「必買魔咒」 嗨讚APP試吃訊息超便利 會員逛好市多中「必買魔咒」 嗨讚APP試吃訊息超便利
Next Article 警察節前夕 潮州警友辦事處慰問基層員警表達感謝之意 警察節前夕 潮州警友辦事處慰問基層員警表達感謝之意

近期消息

川普開炸伊朗三處核設施 共和黨議員砲轟違法違憲 伊朗怒嗆不再承認任何紅線 要求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 警告4到5萬名美國軍人將成攻擊目標
川普開炸伊朗三處核設施 共和黨議員砲轟違法違憲 伊朗怒嗆不再承認任何紅線 要求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 警告4到5萬名美國軍人將成攻擊目標
熱門
2025/06/22
罷藍逾15萬筆灌水連署 國民黨團轟中選會
罷藍逾15萬筆灌水連署 國民黨團轟中選會
熱門
2025/06/22
夜會盧秀燕談黨主席選舉?朱立倫:討論反惡罷
夜會盧秀燕談黨主席選舉?朱立倫:討論反惡罷
熱門
2025/06/22
跨海共祭伏羲聖帝 王金平贊同馬英九“兩岸和與合”
跨海共祭伏羲聖帝 王金平贊同馬英九“兩岸和與合”
熱門
2025/06/22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