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影視歌三棲張哲瀚四喜臨門 滿34歲領國際獎項 「最好的生日禮物」
GENBLUE幻藍小熊亞洲巡迴宣傳再掀「台妞韓團」旋風人氣魅力席捲東南亞!
宗薩仁波切高師大陞座傳華嚴盛宴 佛陀靈山一會未散宣智慧禪風
國立中央大學歡慶110週年校慶 邁向下一個世紀嶄新航程
強降雨致台鐵北迴線雙向中斷 交通部協調陸海空疏運
墨新聞 MORE News > 文教 > 112年教學實踐研究績優計畫 淡江大學獲5件居私校第一
文教

112年教學實踐研究績優計畫 淡江大學獲5件居私校第一

韋 石
Last updated: 2024/12/16 20:26
韋 石
Share
8 Min Read
112年教學實踐研究績優計畫 淡江大學獲5件居私校第一
本校近年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表現亮眼,通過件數更連續兩年得到全國綜合大學第一。(資料提供/教師教學發展中心、製表/潘劭愷)
分享文章
【潘劭愷淡水校園報導】112年度績優教學實踐研究計畫12月12日公布,本校建築系副教授游瑛樟、土木系助理教授蔡明修、企管系教授汪美伶、教心所副教授張貴傑,及體育事務處助理教授郭馥滋獲評審肯定,獲選績優計畫,本校也以5件績優計畫,在全國大專校院中排名第三,私校第一的好成績。

獲獎教師中,汪美伶連續兩年獲績優計畫,本次以「探索學習四部曲,涵育未來適應力:專題式學習下素養導向教學增進學習遷移與合作問題解決能力之行動研究」得到肯定;蔡明修與張貴傑同時第二度拿到績優計畫,分別以「我教(澆),但他們吸收嗎?『問題導向試做後學習教學法』對土木系營建管理課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我效能及學習成效之影響」及「TBL結合iClass於助人專業之教學成效研究:以團體諮商研究為例」,在工程學門及社會 (含法政)學門中獲得青睞;郭馥滋的「哈囉!我的“資深”同學!」在通識(含體育)學門中,首度申請即通過並獲得績優計畫的好成績;游瑛樟「建構主義的建築構造設計教學法研究」則在人文藝術及設計學門中,第一次拿到績優計畫。

本校定位為重視研究的教學型大學,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角度」,歷年透過教務處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各種努力,協助新聘教師了解體驗大學教學並縮短適應期;各類教學研習、觀課交流與教師專業成長社群,則藉由同儕交流與經驗分享,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新觀點,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此外更訂定相關辦法,鼓勵並協助教師申請,同時提供教學資源及諮詢,協助進行教學實踐研究,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激發教學潛能,讓有意願精進教學的教師,均能得到充分的協助。

近年來本校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表現相當亮眼,連續兩年通過計畫件數拿到全國綜合大學第一,其中體育事務處更是異軍突起,連續兩年在體育類計畫案中,躍升全國通過件數最高的學校。校長葛煥昭除多次在重要會議中讚揚教師們的傑出表現,更宣示 114學年度全面推動AI融入教學,期許以更高的教學品質,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奠基職場競爭力。

本校近年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表現亮眼,通過件數更連續兩年得到全國綜合大學第一。(資料提供/教師教學發展中心、製表/潘劭愷)

分享此文:

  • 按一下以分享至 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 Facebook
  • 按一下即可分享至 X(在新視窗中開啟) X

請按讚:

喜歡 正在載入...
Previous Article 《阿榮與阿玉》粉絲見面會 主演粉絲一起嗨翻全場 《阿榮與阿玉》粉絲見面會 主演粉絲一起嗨翻全場
Next Article 淡江永續有蓮同行 徐航健續發獎學金兩千萬 淡江永續有蓮同行 徐航健續發獎學金兩千萬

近期消息

新教宗良十四世就職彌撒 籲「愛與團結」對抗仇恨暴力 20國元首出席 陳建仁以總統特使身分參加
新教宗良十四世就職彌撒 籲「愛與團結」對抗仇恨暴力 20國元首出席 陳建仁以總統特使身分參加
熱門
2025/05/18
台南選戰綠內參民調出爐 陳亭妃對比林俊憲多贏20.3%
台南選戰綠內參民調出爐 陳亭妃對比林俊憲多贏20.3%
熱門
2025/05/18
談國家戰略論孫子兵法 盧秀燕提7個安全3個建議
談國家戰略論孫子兵法 盧秀燕提7個安全3個建議
熱門
2025/05/18
台灣邁入零核!朱立倫批民進黨:浪費人民的錢
台灣邁入零核!朱立倫批民進黨:浪費人民的錢
熱門
2025/05/18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