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錯把美國當靠山 卻忘了大陸才是半壁江山
台中市不動產同業公會新舊理事長交接 黃副市長出席祝賀
田心蕾哈佛建築才女變聲畫導演 唱出小小反骨自我叛逆
避難也能舒適安心!中和里實兵演練福慧床成焦點
中市冬瓜災損 9/4前可申請現金救助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墨新聞 MORE News > 生活 > 北投電動公車機廠啟用 蔣萬安:綠色交通再邁進
生活

北投電動公車機廠啟用 蔣萬安:綠色交通再邁進

鄭 富鈺
Last updated: 2025/07/03 14:22
鄭 富鈺
Share
9 Min Read
北投電動公車機廠啟用 蔣萬安:綠色交通再邁進
北市長蔣萬安宣布北投機廠共享電動公車機廠正式啓用
分享文章

臺北市長蔣萬安日前出席「北投機廠共享電動公車機廠啟用暨288路線通車典禮」,隆重宣布北投機廠電動公車共享充電場域正式啟用,象徵臺北在推動綠色交通與能源永續上邁出關鍵一步。

北投機廠電動公車共享充電場域正式啟用

蔣萬安在致詞中指出,這座共享機廠是市府團隊多年來積極規劃的成果,更是公私部門攜手合作的最佳見證。自2023年起展開規劃至今,成功落實具體建設,充分展現臺北市在發展電動公車與綠色運輸系統上的堅定決心。

蔣萬安指出   這座共享機廠是市府團隊多年來積極規劃的成果   更是公私部門攜手合作的最佳見證

他也分享日前赴巴黎出席市長氣候峰會的經驗,並強調臺北邁向淨零碳排的兩大核心政策:一是持續優化垃圾處理系統,二是全力推動綠色運輸。為了讓市民享有更安全、清潔、舒適的通勤環境,市府已訂下2030年前全面實現市區公車電動化的目標。目前臺北市已達成650輛電動公車的成果,今年預計突破千輛,進一步體現邁向低碳城市的具體行動。

蔣萬安坦言,推動電動公車普及化的最大挑戰之一,在於充電基礎設施的建置。然而臺北面臨土地空間有限及電力供應緊張的雙重考驗,市府遂結合捷運公司、台電與車廠等多方力量,攜手突破難關。此次由捷運公司盤點可用空間、台電提供電力支援、大南汽車負責工程建置,最終成功於北投機廠建立共享充電場域,為臺北綠色交通奠定堅實基礎。

蔣萬安對於最終能成功於北投機廠建立共享充電場域   為臺北綠色交通奠定堅實基礎  感到欣慰

此外,他也宣布,今日起288路線共21輛電動公車全面上路,行經士林、重慶北路、南京東路直達市府周邊,將為通勤民眾與沿線居民帶來更安靜、清新、舒適且安全的交通新體驗。

蔣萬安表示,這次的啟用僅是臺北智慧運輸推動的起點。2029年臺北將主辦AITS智慧運輸世界大會,屆時將完整展現智慧交通建設成果,吸引全球目光。他也透露,當他在氣候峰會宣布此項計畫時,許多國際城市領袖都表達高度關注,期待未來來臺北實地參訪。

最後,蔣萬安強調,臺北市將持續致力打造更智慧、更永續的交通環境,不僅提升市民生活品質,更讓世界看見臺北在綠能與科技領域的實力與願景。他也預祝北投機廠後續營運順利成功,為臺北邁向低碳未來再添新力。

Previous Article 「石綿建材清除處理補助」今年度已提前達標 中市環保局持續爭取補助經費 「石綿建材清除處理補助」今年度已提前達標 中市環保局持續爭取補助經費
Next Article 夏日放電行程攻略! 水陸樂園、馬術體驗、森林闖關都在台中 夏日放電行程攻略! 水陸樂園、馬術體驗、森林闖關都在台中

近期消息

金屬中心串聯產業夥伴  發表六項高齡友善科技  共同打造銀髮馨生活
金屬中心串聯產業夥伴  發表六項高齡友善科技  共同打造銀髮馨生活
熱門
2025/08/21
川普轟綠能「世紀騙局」 害電價創新高 公開反對風力、太陽能發電 「美國愚蠢的日子過去了!」
川普轟綠能「世紀騙局」 害電價創新高 公開反對風力、太陽能發電 「美國愚蠢的日子過去了!」
熱門
2025/08/21
川普批綠電世紀騙局 朱立倫:綠還反核? 光電弊案重重 社會反感
川普批綠電世紀騙局 朱立倫:綠還反核? 光電弊案重重 社會反感
熱門
2025/08/21
賴清德宣布 民進黨新秘書長徐國勇25日上任
賴清德宣布 民進黨新秘書長徐國勇25日上任
熱門
2025/08/21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