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兒科醫學會(AAP)研究指出,新生兒的睡眠難以制定一致的管理建議,原因在於個體差異極大,且前六個月的睡眠模式變化非常快速,往往幾天內就會有顯著改變。本文將帶領新手爸媽認識寶寶0-6個月的睡眠特色,協助應對不同階段的睡眠挑戰。
0-6周新生寶寶睡眠特色:驚嚇反應敏感期
此階段寶寶常在睡夢中無故驚醒或哭醒,這種情況通常來自「驚嚇反應」(莫洛反射)。
原因主要有兩種:
1. 腦神經尚未發育成熟
新生兒大腦發育尚未完全,睡眠時無法完全抑制清醒時的動作,一旦動作過大,就容易驚醒並哭鬧,難以自行入睡。
2. 對環境刺激特別敏感
寶寶尚在適應外界環境,對光線與聲音格外敏感,容易在睡眠中因外界刺激產生不安全感而醒來。
【0-6周寶寶哄睡技巧】藉由包巾安心包覆提升安全感
這階段的寶寶特別需要細心照護,例如打造安穩的睡眠環境、選用合適的嬰兒包巾。Love To Dream蝶型包巾又稱「懶人包巾、睡過夜神器」,首創專利剪裁設計能提升寶寶安全感,降低驚嚇反應的發生頻率,幫助寶寶安穩入睡。

2-3月新生寶寶睡眠特色日夜作息建立關鍵期
約莫在6周大時,寶寶大腦內的松果體開始分泌少量褪黑激素(睡眠荷爾蒙),逐步學習區分日與夜。這個時期的新生兒常有日夜顛倒的情形,爸媽可以協助新生兒開始建立日(光亮與活動)和夜晚(黑暗與安靜)的作息規律。
【2- 3個月寶寶哄睡技巧】善用陽光,幫助寶寶認識日和夜
白天可多帶寶寶曬太陽,降低體內褪黑激素,幫助建立「白天活動、晚上睡覺」的規律;晚上則將燈光調暗並保持安靜,讓寶寶學會關燈就是睡覺時間。
此外,可安排固定的睡眠儀式,例如洗澡、換上包巾睡衣、餵奶、聽舒眠音樂,協助寶寶逐步建立作息規律。
禁趴睡 防SIDS嬰兒猝死綜合症
2-3個月後,寶寶夜間睡眠時間可逐漸拉長至5-6小時,睡眠時間與爸媽作息更為一致。然而夜晚爸媽警覺度較低,更須避免趴睡,以降低窒息與SIDS風險。
仰睡是寶寶自我保護機制
美國小兒科學會在1992年建議嬰兒採取非趴睡睡姿(nonprone position),2000年也進一步不建議側睡,仰睡為最安全睡姿。
Love To Dream蝶型包巾專利結構,讓寶寶雙手自然向上,自然維持仰睡,既保有自我安撫能力,減少驚嚇反射而中斷睡眠,降低嬰兒猝死症候群發生率。

4-6個月寶寶睡眠特色防口鼻遮蓋 確保睡眠安全
4個月後寶寶夜間睡眠時間可達11-14小時。無論親子同床或寶寶睡嬰兒床,「安全睡眠」始終是最高原則。
可選擇合身包巾或睡衣,避免過多棉被造成窒息風險;若需使用棉被,建議採用可固定的防踢被,或將被子尾端固定於嬰兒床欄杆。Love To Dream蝶型包巾一件式取代棉被設計,無需額外加棉被,減少覆蓋口鼻的風險,不同季節可選擇不同厚度,兼具體溫調節與安全性,同時在材質上
通過多項安心認證,並貼心依寶寶成長階段設計不同款式,協助寶寶從新生期至翻身期,再到學習自我入睡,逐步建立完整的睡眠能力。

越來越多爸媽將蝶型包巾列為待產包與新生兒禮盒必備用品,紛紛稱其為「一包就睡過夜」的育兒神器。在選購包巾時,建議優先考量產品整體剪裁、材質是否具備國際安全認證,並根據寶寶實際體型與發展階段,選擇最合適的款式,讓寶寶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