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牛轉筋開.幸福傳愛 這裡共好協會培力婦女「牛角小試」 為鶯歌永昌社區長輩按摩舒壓
「濱海搖滾」嗨翻台中海線 新聞局長:最嗨夏日音樂記憶
Crybaby × IF椰子水聯名上市 清爽低卡成夏日新寵
爵士暖身派對起跑! 中市文化局「爵士巡演」東海藝術街盛大開演
教育是看不見的工程!校園總經費挹注逾125億 盧市長:非做不可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墨新聞 MORE News > 熱門 > 民進黨政治斧鑿痕跡很深! 張其祿:綠要讓民眾黨要死不活 操作很細膩
熱門

民進黨政治斧鑿痕跡很深! 張其祿:綠要讓民眾黨要死不活 操作很細膩

韋 石
Last updated: 2024/12/28 19:33
韋 石
Share
9 Min Read
民進黨政治斧鑿痕跡很深! 張其祿:綠要讓民眾黨要死不活 操作很細膩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特聘教授張其祿。(中評社)
分享文章

 

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案、政治獻金案等被台北地檢署以圖利、收賄等罪名起訴求刑高達28年6個月,27日以新台幣3千萬交保。前台灣民眾黨立委、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特聘教授張其祿接受中評社訪問分析,過程中有很細緻的操作,若趕盡殺絕,反作用力會回到執政黨。民進黨不願看到民眾黨有政黨改造機會,維持一種要死不活的小格局在,就可以一直是“優勢者”,政治斧鑿痕跡很深。

張其祿是美國南加州大學公共行政學博士,曾任台灣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政治經濟系主任、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員(2017年到2020年)、台灣民眾黨不分區“立委”、民眾黨智庫總召,2024卸任立委後未掛民眾黨任何黨職,現為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特聘教授。

遭羈押114天的柯文哲終於在27日下午近1點以新台幣3千萬元交保。柯文哲現身步出法院時,現場等候者情緒沸騰,紛紛大喊:“阿北加油!”柯文哲先返回家洗澡換衣服,隨即出門探望父母。

對未來藍、綠、白三黨政治版圖的影響,張其祿表示,起初本來外界預期會一直延押下去,但這種趕盡殺絕的方式,會對執政黨不利,這樣子的操作,過程中政治斧鑿痕跡斑斑可考,等於是說“讓過程比結果”重要,意思就是,要讓柯的人設被破壞。不過,這件事情還是會造成台灣第三勢力絕對是很嚴重的衝擊,講白了,可能未來還有沒有機會都很難說。

而民眾黨的發展,張其祿表示,民眾黨能否順利轉型,坦白說,在柯文哲出來後不太可能發生。也許民眾黨進行政黨改造這件事,也不是執政黨想看到的事。因為以現在這種官司事件狀況,可能在政治盤算上,要讓民眾黨不可以完全被打死,還是可以起得來,也許執政黨認為這樣就行了。

所以這是一種很細緻的操作,張其祿表示,有點變成不能因此有政黨反轉改造機會,也不可以趕盡殺絕,這樣後座力又會在執政黨身上。講難聽的一點,就是讓民眾黨要死不活,有這種味道在,這樣子還是對執政黨最有利。如果柯文哲與民眾黨消失了,這些力量就會回到藍綠對決,那對民進黨不見得是好處。

柯文哲在羈押禁見114天後,交保返家。(中評社 資料照)

至於能否有機會打破局面,張其祿認為,困境在於說案子鐵定一定會是花很長時間,要從谷底翻身,重新爬回來,這也是高度的困難,因為每天要應付官司,柯文哲與民眾黨之間也不可能脫鉤,在這種狀況下,也不太會發生一個很大的逆轉性,就是拖下去,但也起不來。

Previous Article 北檢抗告爭取再押柯文哲 民眾黨斥踐踏司法 公信力掃地 北檢抗告爭取再押柯文哲 民眾黨斥踐踏司法 公信力掃地
Next Article 司法不公不義! 柯文哲交保 蕭旭岑:兩個姓柯的重傷賴清德威信 司法不公不義! 柯文哲交保 蕭旭岑:兩個姓柯的重傷賴清德威信

近期消息

大罷免大失敗 民進黨立院黨團改組?柯建銘:總召做到明年 幹部辭職全部慰留
大罷免大失敗 民進黨立院黨團改組?柯建銘:總召做到明年 幹部辭職全部慰留
熱門
2025/08/25
台灣工具機業引爆淘汰賽 近50年首見
台灣工具機業引爆淘汰賽 近50年首見
熱門
2025/08/25
美國車零關稅?鄭麗君證實在談判範圍內
美國車零關稅?鄭麗君證實在談判範圍內
熱門
2025/08/25
有人拒辭延宕?卓榮泰:這周內完成內閣人事調整
有人拒辭延宕?卓榮泰:這周內完成內閣人事調整
熱門
2025/08/25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