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美國棉好眼光 力邀金曲六項入圍 李竺芯出任「美國棉」推廣大使
〈紙黏土〉MV描述最夯AI話題 魏如萱坦言戀上AI 「為AI哭了好幾次」
【戀愛實境震撼翻轉】《戀愛,重修中》感情急轉直下!「女生轉向了!」
賴清德邀派系便當會達共識 四縣市辦初選
基隆小小球員熱力開踢 迷你足球賽熱血登場
墨新聞 MORE News > 身心𩆜 > 唐卡藝術 東方特有神秘曼陀羅 / 文化 宗教 信仰 藝術 融匯一處的心靈小宇宙
身心𩆜

唐卡藝術 東方特有神秘曼陀羅 / 文化 宗教 信仰 藝術 融匯一處的心靈小宇宙

游 宏琦
Last updated: 2024/12/31 14:02
游 宏琦
Share
8 Min Read
唐卡藝術  東方特有神秘曼陀羅 / 文化 宗教 信仰 藝術 融匯一處的心靈小宇宙
作明佛母。謝克駿,2022年。圖 / 謝克駿提供
分享文章

記者/游宏琦 專題採訪報導

Contents
賢者察其根柢的本質與式樣愚人觀其表象的顏色與光澤孩童賞其眼見的飛鳥與林木

什麼是唐卡?將佛像繪至於布疋上,掛在牆上就是唐卡嗎?還是那由內而外整齊工整對稱的幾何圖形,於交疊處再勾勒出一些藏文梵字、種子字,俗稱壇城曼陀羅的就是唐卡?唐卡藝術,從文化背景來說,目前普遍指稱藏族傳統繪畫藝術中的一個獨特項目,就是在布疋上作畫。

從布疋到寺院牆上、岩洞壁、石頭上的彩繪、版畫、沙壇城,許多地方都可以看見其影跡。內容上,源自於宗教卻涵蓋生活衛生、醫藥,是生活;更觸及心靈。題材包羅萬象,被推崇為藏族文化的大圖集與百科全書。

但是若只框架在藏族文化,您又小看了唐卡;印度瑜珈的七重脈輪,近代崛起的新世紀心靈療癒、金字塔上的智慧之眼、印度佛教的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東南西北中、木火金水土,方位與五大元素等,這些與唐卡彼此間,據悉也有許多微妙的關聯與影跡。

作明佛母。謝克駿,2022年。圖 / 謝克駿提供

什麼是唐卡?藏語「唐嘎」音譯而來,意思是捲軸布畫,源於印度密宗高僧蓮花生大士,在尼泊爾傳教時,利用棉布畫佛尊與其神跡故事輔助說明,約在西元7-8世紀到西藏傳教時帶入。松贊干布娶了尼泊爾公主後,又娶文成公主,以致藏區唐卡有尼泊爾與漢式之分,繪製上也有嚴格規定。然而,引用15世紀藏族著名畫家勉拉.頓朱嘉措 (sMan Bla Grub rGya mTsho )的說法:

賢者察其根柢的本質與式樣

愚人觀其表象的顏色與光澤

孩童賞其眼見的飛鳥與林木

的確,唐卡被用作冥想與禮拜的工具,被認為是一種可以幫助信徒抵達精神與智慧境界的媒介。在佛教中,唐卡被視為一種非常珍貴與神聖的物品。唐卡是一種源遠流長的藝術形式,起源於佛教的文化與哲學,現並已成為藏傳佛教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根據台灣蒙藏委員會2016年8月彙編出版的《唐卡藝術》書中所載,現有存世最早的唐卡作品,應該是<無量壽佛>。一般推認大約是西元10世紀的作品,該幅唐卡目前收藏在薩迦派所屬的薩迦南寺中。

佛像的慧智與一般不同,不僅嚴謹在比例上的規定每個顏色更有禪修觀想上的意涵

 

分享此文:

  • 按一下以分享至 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 Facebook
  • 按一下即可分享至 X(在新視窗中開啟) X

請按讚:

喜歡 正在載入...
Previous Article 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機坪工程 榮獲第24屆公共工程金質獎 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機坪工程 榮獲第24屆公共工程金質獎
Next Article 心靈之眼 由西方美術轉習唐卡 / 因看見那道金色的光   神秘之光打開心眼 心靈之眼 由西方美術轉習唐卡 / 因看見那道金色的光 神秘之光打開心眼

近期消息

賴清德邀派系便當會達共識 四縣市辦初選
賴清德邀派系便當會達共識 四縣市辦初選
熱門
2025/05/16
黃仁勳搭私人專機抵台 輝達台灣總部傳「落腳北士科」?北市府回應
黃仁勳搭私人專機抵台 輝達台灣總部傳「落腳北士科」?北市府回應
熱門
2025/05/16
藍提反廢死公投案通過 8月23日投票
藍提反廢死公投案通過 8月23日投票
熱門
2025/05/16
連續9年未收到WHA邀請函 邱泰源:努力到最後一刻
連續9年未收到WHA邀請函 邱泰源:努力到最後一刻
熱門
2025/05/16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