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游宏琦 專題採訪報導
謝克駿在尼泊爾修習過程,從未聽過有哪間畫室的畫師,強調自己所用的顏料是礦物顏料。然而,在台灣許多流通文物、販賣法器、藏傳文物的商家,或者網路銷售術語都再三強調礦彩,目的無非引導客人將唐卡的價值鎖定在原料而非畫工上。
一般商家販售時,往往對唐卡畫工所知有限。對主尊比例、姿態是否正確、神韻是否動人、整體配色是否令人心曠神怡,難以察覺這些關鍵細節。當今,所謂高定唐卡,品味大多偏向噶瑪噶日畫派,其畫派風格因受漢地影響,多由大面積透明技法煊染、大局部留白,在配色上也著重與色相的統一性。
礦物顏料因分子較大,不易做大面積渲染,因此,該畫派在顏料選用上,多使用小分子,如水彩、墨、赭石、花青等水溶性顏料。主尊皮膚衣著等,則使用防水性強的壓克力顏料,使其能在之後施做陰影,不致破壞底層顏料。
礦物顏料有其特殊的美感氣質,礦質粉末在光線折射下會發出閃亮光澤,由於不易變質的特性,使其成為壁畫或宗教繪畫的首選。再者,礦物經年累月受日月精華自身蘊含能量,礦物顏色本身,也會直接或間接影響觀者情緒,最近,甚至從顏色,衍生出色彩療法。
唐卡作為精神界的實現,顏色不僅是承載形象的原料,色彩的發散,實際上也能影響情緒、觸動觀者內心相應。事實上,礦物彩繪並不符合現代人作畫的步調,因其不易重複上色、不易暈染,製程耗時。
礦物在磨碎後經水波法,分級選出顆粒大小不一的礦質粉末,顆粒越大、色彩高度越飽滿,在畫面展現時也越顯華麗,卻較不好上色;反之,顆粒小的、色彩飽和度低的,在畫中可以呈現高雅的中間色調,相對較好施作、上色。
謝克駿雖然承繼傳統的噶瑪噶日畫派,但他堅持全幅唐卡使用大面積的粗顆粒、高飽和色彩的礦物彩,相對採用同色系低彩度的配色方式作畫,全幅作品採用高飽和純色彩配色,在色彩比例調配不當的情況下,非常容易使畫面流於俗氣,對藝術家美感素養是一大考驗。
謝克駿使用特殊的繪製技巧,打破礦彩作畫時不易漸層渲染的侷限,其間再佐以局部水性顏料,堆疊出礦質的厚實美感,斟酌搭配的各色高飽和色彩、流光溢彩,氣質典雅攝人心扉。
礦物彩繪作品,能耐住紫外線與時間的考驗,不太容易變色變質,又能表達繪者供養諸佛的心意。這時候礦物顏料的特性與價值,在足以傳世的作品上,益顯其重要性。如蒙德里安的色覺平衡感,謝克駿用富貴純色重彩伴隨粗砂礦物質感,形塑深具自身風格的唐卡畫風。
西藏藝術研究先驅杜齊曾說:西藏藝術透過無窮多樣的象徵特質,來表達追求一個深刻而複雜的神秘世界。視覺上,唐卡藝術所表現的諸佛圖像,是寫實的、生動的。意義上,諸佛所在的法界則是抽象、樸實、想像的、多向度、多維度空間的世界。
唐卡藝術的視覺與意義兩者理應彼此相融,從而創造出先驗界與現象界一體和諧之感。密宗信徒對其供奉膜拜,以其為精神修煉的参照,加以觀想。作為一種古老的宗教藝術圖樣,唐卡藝術流傳甚廣,影響巨大,甚至超出宗教本有的意義,成為一種特定的藝術形式。(本系列共10期 /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