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有限公司股東可以請求查看公司帳冊嗎?
「你來做大學生」營,開創落實人權與基本自由共學模式 一個營隊四種服務對象,東華大學社會責任創新展現
東京國際發明展勇奪3金4銀1銅!桃市會稽國中心發明社揚威東瀛
法喜充滿!中壢圓光佛研所大專暨大眾佛學營圓滿落幕
青壯年3次免費心理諮商 由專業人員陪伴走過低潮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墨新聞 MORE News > 合作媒體 > 鄭晴臻密集推動雙公益藝術行動 以創作擁抱生命鬥士與病患
合作媒體

鄭晴臻密集推動雙公益藝術行動 以創作擁抱生命鬥士與病患

崛起新傳媒
Last updated: 2025/07/07 22:05
崛起新傳媒
Share
7 Min Read
鄭晴臻密集推動雙公益藝術行動 以創作擁抱生命鬥士與病患
分享文章

鄭晴臻密集推動雙公益藝術行動 以創作擁抱生命鬥士與病患

[台灣新聞雲報]記者王俊欽/台北桃園連線報導

藝術家鄭晴臻近日推動兩項公益藝術活動,先於六月底受邀參與「年度百大品牌最具影響力表揚暨生命鬥士才藝比賽」,其後於七月一日至三十一日於三軍總醫院藝廊舉辦名為《明了靈寂》的公益展。作品取材於其與憂鬱、躁症共處的經歷,並設置「童創角落」展示住院孩童的創作,旨在用畫作陪伴病患與生命鬥士,傳遞面對困境的力量與希望。

《明了靈寂》展出作品取材自藝術家與憂鬱、躁症共處的經歷。畫面以黑白灰構築情緒地景,金色點光象徵穿越低谷後的重生;標誌性創作媒材「雞血」來自東方文化的極陽信仰,轉化為堅韌與自我修復的象徵。她表示:「紅,是我在黑暗中努力點燃的光;金,是低谷中對未來仍能堅定向前的信號。」

展覽現場設有童創角落,展出孩童以日曆紙、信封紙等素材自由創作的畫作,呈現創作的真誠與自由。鄭晴臻指出,長期住院的患者與陪伴者承受的不只是病痛,還有情緒與時間的壓力,而創作無需完美,只需真實,願這些作品能陪伴觀者度過生命中的幽谷。

在6月底的公益活動中,鄭晴臻以生命鬥士代表身份擔任頒獎人與協辦單位,捐出善款與畫作全力支持,並表示:「我願意用自己的方式,陪伴那些在低谷中掙扎的人,感受脆弱是自然的,持續走下去,本身就是一種勇敢。」

針對藝術介入社會的可能性,鄭晴臻期望未來能在故鄉桃園推動「藝術陪伴計畫」,與學校、醫院、社區建立合作機制,深化藝術與公共服務的連結。

鄭晴臻的創作也於今年獲得母校仁善國小典藏,由林繼鴻校長設置專屬藝術空間並頒贈傑出校友榮譽。她藉此向學弟妹們分享:「《以藝術為燈,照亮人生的道路》,不論遭遇什麼挑戰,只要願意前行,終將找到屬於自己的光。希望大家都能勇敢堅毅地,寫下屬於自己的故事。」

展覽資訊
展期:2025年7月1日-7月31日
時間:週一至週五 09:00-17:00,週六 09:00-12:00
地點:三軍總醫院藝廊(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二段325號)

這篇文章 鄭晴臻密集推動雙公益藝術行動 以創作擁抱生命鬥士與病患 最早出現於 台灣新聞雲報。

分享此文:

  • 按一下以分享至 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 Facebook
  • 按一下即可分享至 X(在新視窗中開啟) X

請按讚:

喜歡 正在載入...
Previous Article 青壯年3次免費心理諮商  由專業人員陪伴走過低潮 青壯年3次免費心理諮商 由專業人員陪伴走過低潮
Next Article 2025臺東校園好聲音初賽今登場 超過200位參賽者青春歌聲唱響全場 2025臺東校園好聲音初賽今登場 超過200位參賽者青春歌聲唱響全場

近期消息

關稅通知信來了!川普:美東時間7日中午開始發送 白宮經濟顧問:哪幾國會收到看新聞就知
關稅通知信來了!川普:美東時間7日中午開始發送 白宮經濟顧問:哪幾國會收到看新聞就知
熱門
2025/07/07
美對等關稅台灣仍是32%?郭智輝:還在談
美對等關稅台灣仍是32%?郭智輝:還在談
熱門
2025/07/07
紀念七七抗戰 統派風雨中抗議民進黨
紀念七七抗戰 統派風雨中抗議民進黨
熱門
2025/07/07
抗戰精神 徐宗懋:絕不妥協爭取最後勝利
抗戰精神 徐宗懋:絕不妥協爭取最後勝利
熱門
2025/07/07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