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雲報]記者王俊欽/花蓮報導

花蓮縣衛生局今(8)日於2樓大廳辦理樂智快閃市集,手作品之本尊阿公阿嬤也現身市集,吸引百位民眾共同參與,現場熱鬧滾滾;今日活動由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及日間照顧中心共22單位參與,有農產品、手作品、烘焙品三大類別,共84項作品。市集不僅是長輩能力的展現,更是提升失智長者社會參與的機會,全面提升認知功能,達到延緩失智之效果。
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快閃市集已於今年4月1日試辦1次,據點長輩由家屬及據點工作人員陪同,現場據點長輩親自介紹作品外,藉由展售讓長輩在招攬與吆呼中,從新喚起年輕時的自我,透過收錢找錢的過程中靈活長輩的頭腦思緒,簡單的市集就能讓長輩接觸人群,藉由自己的作品得到回饋與自信心,在社區常常能聽到長者自嘆讓老來不如,這場活動體現出「老」只是生命的過程與體況的變化,並不會影響外交生活與縮減自我價值,將每季固定時間辦理,讓長輩參加。

一早衛生局的大廳就飄來陣陣的咖啡香,長輩穿起圍兜,展顯熟練的身手,開始與工作人員一起挑豆、手工磨豆,精準拿捏顆粒大小後,將熱水澆在咖啡粉上,並透過濾紙、濾杯,最後萃取出咖啡液的咖啡,親手沖泡出香醇風味!尤其受歡迎。長輩喜歡喝咖啡,每月1次參與7-11 的「幾點了咖啡館」,是讓失智長輩體驗門市服務的友善失智活動。參與的長輩會學習製作咖啡、收銀等工作,藉此訓練手眼協調和與人群互動,同時也讓社會大眾有機會認識和理解失智症。士林靈糧堂米崙日照的鄭阿嬤及蘇阿嬤非常有自信的說我沖的咖啡很好喝,希望你們會喜歡。

市集三大類別特色,第一是新鮮上架,用心挑選每一味自然的「農產品」,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卓溪鄉衛生所卓清及卓樂衛生室後方農田地栽種玉米、四季豆等農作物,是據點長輩與照服員親手栽種、共同打理,採自然農法耕種、零農藥,用行動支持共耕共食,每一口都品嚐到長者的心意與共享精神。第二則是長輩慢工細活,傳遞長輩的創意與溫度的「手作品」,以西林社區發展協會為例,是阿公阿嬤親手製作原民傳統手工項鍊,長輩將祝福與心意融入每一份作品中,充滿溫暖與懷舊記憶,每一條都是手工製作,誠意滿滿。最後則是香氣四溢,蘊藏熟悉的日常滋味的「烘焙品」,是長輩最喜愛的據點課程之一,慈濟大學瑞智憶學苑及好Young心坊推出的作品,有日式銅鑼燒、咖啡濾掛包及檸檬磅蛋糕等,從麵粉量測、攪拌、搓揉、烘烤到彩繪包裝,每個環節都注入了長輩們的耐心與用心,喚起長輩的烹飪技能,慢工出細活地製作出精緻可口的美味甜點。

朱局長呼籲,我們站在轉型的關鍵時刻,必須用更全人的視角看待這場長期照護的旅程。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面臨失智症照顧的困難或疑問,歡迎撥打長照專線1966、花蓮縣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網頁(https://long-term.hlshb.gov.tw/)查詢。
這篇文章 花蓮縣衛生局舉辦「樂智快閃市集」治失智長輩樂開懷 最早出現於 台灣新聞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