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高雄市菁英飛雁-新住民創業資源研習 貸款實務×AI行銷×品牌故事一網打盡
藍白北港大團結力挺丁學忠 黃國昌怒嗆民進黨搞鬥爭「袂見笑」
戲水當心蟲蟲危機 眼球竟被鼻蛭寄生
張麗善、謝龍介站台力挺 丁學忠反罷宣講獲台西鄉親熱烈回應
不能什麼事都靠軍方?粉專痛批賴清德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墨新聞 MORE News > 合作媒體 > 花蓮邁向永續城市 積極推動淨零共利
合作媒體

花蓮邁向永續城市 積極推動淨零共利

崛起新傳媒
Last updated: 2025/07/10 17:05
崛起新傳媒
Share
6 Min Read
花蓮邁向永續城市 積極推動淨零共利
分享文章

花蓮邁向永續城市 積極推動淨零共利

[台灣新聞雲報]記者王俊欽/花蓮報導

花蓮縣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淨零共利」政策,致力於打造永續宜居的綠色城市。為提升相關人員的專業素養,花蓮縣環保局日前舉辦教育訓練課程,特別邀請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簡慧貞副署長蒞臨授課,深入說明淨零共利的核心理念與推動重點,為縣府未來推動永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此次課程旨在協助執行人員全面了解政策方向與實務操作方式,透過持續推動淨零排放與共利政策,花蓮縣將在邁向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的同時,實現環境保護、經濟發展與社會福祉的多重共贏,朝向永續城市願景穩健前行。

縣長徐榛蔚表示,花蓮縣政府響應中央「2050淨零排放」政策,於2020年訂下2025年超越全國減碳112萬噸之目標,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遷挑戰,截至2024年已減碳145萬噸提前達標,未來將持續促進經濟與環境共好,於2027年達到減碳224萬噸,將花蓮打造成全國典範的永續城市,讓花蓮成為兼具觀光魅力與永續發展的低碳城市。

簡慧貞副署長也提醒花蓮縣環保局同仁,身為環保人應要注意的議題,就是要共創永續的價值,在滿足這世代的同時,不影響下一代的發展。而永續發展影響最大就是氣侯變遷,近年來全球因氣侯異常造成環境的破壞,引發嚴重災情等,大家才察覺『明天過後』電影場景的情境是真的會發生。氣侯變遷會讓地球的資源和能源的分配都產生問題,由源頭開始減碳,注意能源、產業、生活轉型與社會轉型共創淨零共利相對重要。在淨零推動上不是不排放,而是維持一個不成長的排放量水準。但這個排放量是要先減再維持,並不是現在多少就維持多少,而先減的目的就是讓地球的增溫不會超過1.5度,為此環境部於2022年開始推動淨零綠生活,發佈了淨零路徑,制定了12項關鍵策略,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同時,促進能源轉型、產業升級、綠色生活,以及提升整體社會的永續發展。

這篇文章 花蓮邁向永續城市 積極推動淨零共利 最早出現於 台灣新聞雲報。

分享此文:

  • 按一下以分享至 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 Facebook
  • 按一下即可分享至 X(在新視窗中開啟) X

請按讚:

喜歡 正在載入...
Previous Article 旅客為本、環保優先! 臺東攜手旅宿業者推動減塑瓶裝水永續行動 旅客為本、環保優先! 臺東攜手旅宿業者推動減塑瓶裝水永續行動
Next Article 丹娜絲颱風過後 清除孳生源 防範登革熱上身! 丹娜絲颱風過後 清除孳生源 防範登革熱上身!

近期消息

不能什麼事都靠軍方?粉專痛批賴清德
不能什麼事都靠軍方?粉專痛批賴清德
熱門
2025/07/13
漢光演習頻出包 軍事專家貼沙包築牆照片
漢光演習頻出包 軍事專家貼沙包築牆照片
熱門
2025/07/13
百輛機車台中掃街衝刺大罷免 對決反罷造勢
百輛機車台中掃街衝刺大罷免 對決反罷造勢
熱門
2025/07/13
館長:颱風就讓南台灣停電一周還抗啥中?
館長:颱風就讓南台灣停電一周還抗啥中?
熱門
2025/07/13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