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跨機關攜手辦展! 中市地稅局邀您至台中區監理所漫遊「金典台中 檔藏稅史」檔案展
朱立倫駁斥卓榮泰“舉債、內心交戰”說:讓綠友友吃飽吃滿 不如發現金一萬
城鎮韌性演習台北場 蔣萬安、谷立言同台
北屯潭子交通路網年底縫合! 建設局長視察敦富八、九街開闢工程
凌濤:如讓青鳥、黑熊主導台灣 非常可怕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墨新聞 MORE News > 熱門 > 朱立倫駁斥卓榮泰“舉債、內心交戰”說:讓綠友友吃飽吃滿 不如發現金一萬
熱門

朱立倫駁斥卓榮泰“舉債、內心交戰”說:讓綠友友吃飽吃滿 不如發現金一萬

韋 石
Last updated: 2025/07/17 20:00
韋 石
Share
8 Min Read
朱立倫駁斥卓榮泰“舉債、內心交戰”說:讓綠友友吃飽吃滿 不如發現金一萬
針對普發現金一萬元議題,朱立倫批評讓綠友友吃飽吃滿,卻不讓百姓拿回超徵稅收。(照片:朱立倫臉書)
分享文章

 

中評社台北7月17日電/針對普發現金1萬元,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說“內心交戰”,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日下午在臉書發文指出,有什麼好交戰? 難道卓內心在肥了綠友友及瘦了百姓之間,還需要交戰嗎?難道是綠友友吃飽吃滿後,還不還一小部分給人民?百姓還是無法拿回超徵的納稅錢。朱立倫強調,現在已淪為大罷免大唬爛!唯有大罷免投下不同意,才能真正達到還錢於民。

行政院長卓榮泰上午親自出席行政院記者會,他說,普發現金一萬元得舉債,令他“內心交戰”。

朱立倫臉書開篇就破題“省不能省百姓,餓不能餓人民”。他批評,綠友友吃銅吃鐵,百姓卻無法拿回超徵的納稅錢。卓榮泰是想跟全民說,“賴清德不如蔡英文?”

朱立倫說,很遺憾,國民黨努力推動普發一萬現金應對經濟衝擊的方案,民進黨卻一心搞大罷免的政治惡鬥。

朱立倫指出,卓榮泰在記者會努力的用話術找理由,一方面說政府沒有錢進行普發,卻又說政府在110年至113年(2021年至2024年)實徵數超過預算數,是有1兆8707億,明擺著超徵稅金,卻又不願普發現金。

資料照片

朱立倫說,事實上,即便如卓榮泰所說,1.87兆的超徵,行政院已經用掉1.4兆。目前可用餘額4436億,立法院通過的是上限5450億“特別條例”,分三年執行。行政院今年把2300億還錢於民編滿毫無問題,其他項目則依法分年提出特別預算。

朱立倫嘲諷指出,卓榮泰稱他“內心交戰”,有什麼好交戰? 難道卓內心在肥了綠友友及瘦了百姓之間,還需要交戰嗎?難道是綠友友吃飽吃滿後,還不還一小部分給人民嗎?

朱立倫說,過去蔡英文政府想發錢的時候就是“經濟果實全民共享”,結果當在野黨為了緩解關稅壓力推出普發現金一萬塊,卓榮泰就裝窮,用混淆視聽的方式說政府已經沒錢,難道卓榮泰言下之意是說賴清德執政後,國庫被掏空、支出被浪費,所以民進黨執政越久,台灣越慘嗎?

朱立倫強調,國民黨的立場一直很清楚,台灣在應對經濟衝擊已經是事實,對美關稅的衝擊已經引起全球經濟壓力,這一點韓國、新加坡都已經進行普發現金以應對關稅衝擊。民進黨為政治鬥爭,邏輯前後矛盾,實在讓全民看不懂。

分享此文:

  • 按一下以分享至 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 Facebook
  • 按一下即可分享至 X(在新視窗中開啟) X

請按讚:

喜歡 正在載入...
Previous Article 城鎮韌性演習台北場 蔣萬安、谷立言同台 城鎮韌性演習台北場 蔣萬安、谷立言同台
Next Article 跨機關攜手辦展! 中市地稅局邀您至台中區監理所漫遊「金典台中 檔藏稅史」檔案展 跨機關攜手辦展! 中市地稅局邀您至台中區監理所漫遊「金典台中 檔藏稅史」檔案展

近期消息

城鎮韌性演習台北場 蔣萬安、谷立言同台
城鎮韌性演習台北場 蔣萬安、谷立言同台
熱門
2025/07/17
凌濤:如讓青鳥、黑熊主導台灣 非常可怕
凌濤:如讓青鳥、黑熊主導台灣 非常可怕
熱門
2025/07/17
館長為過去反韓國瑜道歉 王淺秋:超感動
館長為過去反韓國瑜道歉 王淺秋:超感動
熱門
2025/07/17
林右昌、蘇巧慧爭新北市長提名 同台互動冷
林右昌、蘇巧慧爭新北市長提名 同台互動冷
熱門
2025/07/17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