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莉林/責任編輯/游宏琦 台北報導】
當世界局勢動盪不安,來自信仰的和平願力,顯得格外珍貴。由台灣國際藏傳佛教研究會與在台藏人福利協會主辦的「第五屆蓮師十萬大薈供法會」,二十日於台北隆重舉行,匯聚近兩百位藏傳佛教僧眾、數十位漢傳僧眾與近三百位信眾,超越族群與宗派,共同祈願世界和平、台灣安樂。

五世達賴伏藏傳承,跨越時空的共修願力
「蓮師十萬大薈供」自五世達賴喇嘛時期即為藏傳佛教的重要伏藏傳承,凝聚僧俗,祈願世界和平。即使1959年達賴喇嘛尊者流亡印度,這項傳統從未間斷,並從達蘭薩拉弘傳全球,成為藏人心中的共修大法。

台灣自2021年起舉辦蓮師十萬大薈供,至今已是第五屆。佛研會主席堪布慈旺仁珍於法會中表示:「我們主要是祈願佛法能廣弘於世間,今年更特別為尊貴的達賴喇嘛尊者九十歲聖誕祈福,祈願尊者與一切持教大德長久住世,願聖眾加持,令世界和平豐饒,特別是平息西藏雪域與台灣內外的一切違緣障礙,獲得長久的和平與安樂。」
全台藏人共願,伏藏共修的法喜盛會
根據 2025 年官方統計,台灣現有約 850 名藏人,包含 684 位台灣籍藏人及來自印度的僧侶與學生。此次法會,幾乎全台藏僧與藏人共同參與,並邀集漢傳僧眾共修,展現超越族群與傳承的願力。
拉然巴格西哈欣仁波切指出,這是五世達賴喇嘛的伏藏法,意義殊勝。竹奔索南尼瑪也表示,儘管藏傳教派儀軌各有不同,唯此伏藏薈供為共通法本,成為各教派僧眾與信眾共修的橋樑。堪布昂文克周則分享:「這個薈供的殊勝,在於透過集資淨障,令本有智慧自顯,這是修行人心中最珍貴的力量。」

照片來源:國際藏傳佛教研究會
集資淨障,從共修中生起慈悲與智慧
藏傳佛教的薈供強調共修的力量,僧俗齊心誦持十萬遍祈請文,法會圓滿後,信眾共享供品,象徵福德圓滿、障礙遍除。不同於漢傳佛教觀音八關齋戒的靜默清修,這場薈供法會更是一場充滿喜悅的共修盛會,讓不同文化與背景的參與者,都能感受到藏傳佛教慈悲與智慧的共振。
第五屆蓮師十萬大薈供,延續了伏藏傳承的願力,凝聚了藏傳佛教的深厚底蘊與跨族群的融合精神。讓信仰的力量在台灣土地上持續深耕,讓和平的光在動盪的時代裡持續照耀,成為守護人心與社會的柔軟力量。
《國際藏傳佛教研究會》小檔案;
成立於2009年,為政府正式立案的合法團體,致力於弘揚正信佛法,保存與推動藏傳佛教的傳承與智慧。秉持不分教派、族群與性別的開放精神,推動佛法與現代生活融合,倡導慈悲與平等,關懷心靈、尊重環境,促進文化交流與社會共融。
本會立足台灣,連結全球佛教力量,實踐慈悲與智慧的願景,為促進地球永續與世界和平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