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師資教材全面升級 ! 百瀚智能教育「學習顧問」雙語素養同步強化
警察大白熊現身棒球場 攜手統一獅舉辦反詐主題日
「吉•野餐」第三屆登場 吉安美味再掀話題
為永續造浪 中興工程榮獲「臺灣最高環保榮譽」
王宇婕皮膚乾燥敏感困擾 選擇了OZIO 與正確保養皮膚變超亮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墨新聞 MORE News > 熱門 > 傅崐萁批童子賢侮辱花蓮人限道歉 指童子賢稱2018年曾捐7000萬,但縣政府沒收到
熱門

傅崐萁批童子賢侮辱花蓮人限道歉 指童子賢稱2018年曾捐7000萬,但縣政府沒收到

韋 石
Last updated: 2025/07/25 20:24
韋 石
Share
8 Min Read
傅崐萁批童子賢侮辱花蓮人限道歉 指童子賢稱2018年曾捐7000萬,但縣政府沒收到
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受訪。(中評社)
分享文章

 

中評社台北7月25日電/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態支持罷免中國國民黨花蓮立委傅崐萁,他還爆料曾以個人名義捐款賑災花蓮,卻被縣政府“繞一手”,遭現任花蓮縣長徐榛蔚與時任縣長的傅崐萁提告誹謗。傅崐萁今天對此表示,童子賢言論是對花蓮縣民、團隊與志工的“莫大侮辱與踐踏”,童自稱2018年曾捐7000萬元,但縣政府根本沒有收到,質疑其說法完全不是事實。

傅崐萁並要求童子賢於今日下午3點前向花蓮人民道歉,否則將不撤告。

童子賢近日自曝之前花蓮遭遇大地震時想捐善款幫忙,卻遭花蓮縣政府“繞一手”,更稱縣府還曾恐嚇學校,不得接受台北直接捐款,引發現任花蓮縣長徐榛蔚與時任縣長的傅崐萁不滿,24日皆對童提告。童子賢後續則公布接受捐單位名單,強調他講的話都有所本。

傅崐萁今天在立法院受訪時指出,花蓮人歷經多次地震,捐款制度早有明確流程,2018年大地震後,善款委員會由張善政擔任委員,成員包括慈濟醫院院長、東華大學校長、四位律師、中國時報社長與災民代表,所有善款運用皆須經委員會通過,從來不是童子賢所說“要繞一圈”,完全不是事實。

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受訪。(中評社)

傅崐萁說,在面對各界的善款捐助上,花蓮縣政府一向都不希望透過縣政府來處理,因為會有太多行政流程卡住,所以包括慈濟、台電都是直接對災民,從以前到現在都是這樣。童子賢要擁抱賴清德大腿,要做賴友友,要當側翼也要先做功課,花蓮縣政府向來都是會避嫌,不會去介入善款委員會相關事務,他們都希望社會或NGO團體都可以直接進行,花蓮縣政府現在在蓋的中繼屋,也是由社會NGO來興建。

傅崐萁也質疑,童子賢稱2018年捐7000萬給花蓮,但根本沒有這筆款項,當時最大捐款人是郭台銘6000萬元,童子賢說捐4500萬,但縣府沒收到。就算是捐100塊,善款委員會也會寄出掛號感謝函,大額捐款還會專人送交感謝狀,當時已發現這件事,顧及童的顏面沒說,沒想到他現在為了當賴友友,反而自己爆料。

至於童子賢公布的24家受捐單位名單,傅崐萁說,未標示金額與時間,無從確認是否為地震善款,但他也指出,童一邊聲稱“不能直接捐學校”,受捐單位卻有3所學校,不是自打嘴巴?證明他自己說謊,自證其罪。

Previous Article 嗨!營業中最終回  完美收官 嗨!營業中最終回 完美收官
Next Article 2025藍色公路海洋觀光嘉年華 花蓮基隆-花蓮啟航 2025藍色公路海洋觀光嘉年華 花蓮基隆-花蓮啟航

近期消息

柯文哲交保 北檢提抗告 理由:接觸陳智菡、陳宥丞2證人 並向被告李文宗喊話 
柯文哲交保 北檢提抗告 理由:接觸陳智菡、陳宥丞2證人 並向被告李文宗喊話 
熱門
2025/09/09
郝龍斌:選國民黨主席有意願且在準備
郝龍斌:選國民黨主席有意願且在準備
熱門
2025/09/09
府:攻擊元首或污衊司法無助釐清事實 盼民眾黨勇敢面對
府:攻擊元首或污衊司法無助釐清事實 盼民眾黨勇敢面對
熱門
2025/09/09
總統府批柯文哲抹黑 民眾黨反擊:像七月鬼話連篇
總統府批柯文哲抹黑 民眾黨反擊:像七月鬼話連篇
熱門
2025/09/09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