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一年一聘也可以是不定期契約嗎?期間屆滿,一定沒有保障嗎?
薩迦派-董居祖古仁波切蒞臨高雄「大慈」弘法 / 四臂伏魔金剛手灌頂與密續教授尤為殊勝
劉書宏 邱子芯 賴郁庭 李睿紳《百味人生》擦出跨階層青春火花
沒有開火的勝利?815偵察艦如何讓19國軍演熄火
湧現智庫聯手晧飛思科技登場 AI WAVE SHOW 2025 推出企業級 AI Agent Hub 重塑流程效率與智慧營運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墨新聞 MORE News > 文教 > 基隆之光!仁愛國小、安樂高中2教師雙雙榮獲師鐸獎
文教

基隆之光!仁愛國小、安樂高中2教師雙雙榮獲師鐸獎

江 育銓
Last updated: 2025/07/30 13:49
江 育銓
Share
8 Min Read
基隆之光!仁愛國小、安樂高中2教師雙雙榮獲師鐸獎
分享文章

圖說:基隆市仁愛國小江家慶(左)、安樂高中黃乃文(右)榮膺師鐸獎典範

教育部114年度全國師鐸獎得獎名單正式公布,基隆市仁愛國小江家慶老師與安樂高中黃乃文老師脫穎而出,雙雙榮獲教育界最高榮譽「師鐸獎」,表現傑出,令人敬佩。兩位獲獎教師長年深耕教育現場,分別以溫暖陪伴與在地實踐為核心理念,不僅啟發無數學子,也彰顯師道典範精神,深具教育界楷模意義。

基隆市仁愛國小江家慶老師(圖中)

仁愛國小江家慶老師長年致力於學生的品格與能力養成,秉持「尊重與包容」為教育的出發點,強調陪伴學生面對錯誤與情緒。江老師主張教育不應止於課堂,更應關注學生情緒與人際互動的全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他細心觀察、用心引導,以溝通與理解化解師生間的衝突。其中,小睿(化名)的成長故事便為最佳寫照,從一名因家庭因素而封閉自我的學生,在江老師的陪伴與運動訓練中,逐步建立自信,不僅開朗地面對同儕互動,甚至於國高中階段在田徑場上大放異彩,勇奪多項獎牌,印證了老師無聲的力量能改變孩子的人生軌道。

圖右為安樂高中黃乃文老師

另一位得主安樂高中黃乃文老師,則以「讓孩子點燃內心的光」為教育信念。他認為學習應當源自生活,扎根土地,從環境中發現知識與價值。黃老師本身成長於八斗子的潮間帶,童年時奔跑在海邊的自由記憶,也深深影響他推動「自然探索與在地教育」的教學方向。他積極促進跨領域合作,鼓勵教師團隊將課程結合海洋生態、在地文化與公民關懷,打造符合學生興趣的學習歷程。尤其在輔導一名拒學轉學生「欣欣」(化名)過程中,他未以傳統填鴨方式教學,而是設計戶外淨灘活動,透過自然場域的接觸,引發欣欣對生命的熱情與學習動機;之後更延伸至科學實驗與團體課程,欣欣逐漸展現學習成就與自信,走出自我陰霾,令人動容。

基隆市教育處處長徐嬿立讚譽兩位老師為「陪伴式教育」的最佳代表,不僅善用教學專業,更願意用生命影響生命。她表示,師鐸獎不僅是對教育現場深耕者的肯定,也是教育政策與師資培育方向的重要指標。此次江家慶與黃乃文老師獲獎,彰顯基隆教育人堅持理想、實踐信念的精神,教育現場的溫度與力量也透過他們的故事,傳遞至更多師長與學子心中。

 

Previous Article 907坪日昇大道美地釋出 8/5全國拍賣會登場 907坪日昇大道美地釋出 8/5全國拍賣會登場
Next Article 台中市殯葬改革有成! 勇奪國家卓越建設獎3項大獎 台中市殯葬改革有成! 勇奪國家卓越建設獎3項大獎

近期消息

大罷免第二波"不同意" 核三延役公投"同意"! 朱立倫:823是任內最後一戰 也是順利交棒的重要戰役
大罷免第二波"不同意" 核三延役公投"同意"! 朱立倫:823是任內最後一戰 也是順利交棒的重要戰役
熱門
2025/07/30
國民黨團表態 823投票力挺民眾黨核三延役公投
國民黨團表態 823投票力挺民眾黨核三延役公投
熱門
2025/07/30
王世堅拿衛生紙送柯總召:讓他自己擦屁股扛責 望賴清德以領導人高度請罷團撤案
王世堅拿衛生紙送柯總召:讓他自己擦屁股扛責 望賴清德以領導人高度請罷團撤案
熱門
2025/07/30
王金平:沒鼓勵盧秀燕選黨主席 她若選我支持
王金平:沒鼓勵盧秀燕選黨主席 她若選我支持
熱門
2025/07/30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