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羅智強:外國駐台單位別帶顏色介入台灣政治
文學與舞蹈交織 劉麗麗舞蹈團鉅獻《十二花神》9月登場
碎石清除守護安全!屏東市清潔隊即刻動員 市長周佳琪暖心關注
國民黨幹部涉偽造罷免提議書 嘉檢起訴10人、緩起訴8人
「流動的港口 世界的基隆」 2025文博會展現島嶼城市魅力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墨新聞 MORE News > 地方 > 斗南大淹水因下水道未設防護設施 環團斥人禍盼雲林縣府速改善
地方

斗南大淹水因下水道未設防護設施 環團斥人禍盼雲林縣府速改善

呂 泓陞
Last updated: 2025/08/05 17:01
呂 泓陞
Share
8 Min Read
斗南大淹水因下水道未設防護設施 環團斥人禍盼雲林縣府速改善
分享文章

圖說:雲林豪雨造成大湖口溪水位暴漲灌進民宅,竟因下水道系統排放口未設置倒灌防護設施釀災。圖/民眾提供

記者呂泓陞/綜合報導

8月3日雲林地區遭遇強降雨侵襲,豪雨不斷,造成大湖口溪水位暴漲,水流沿著下水道直接倒灌進斗南市區建國三路一帶住宅區,導致至少300戶居民受災、生活大亂!根據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實地勘查後已確認,斗南市區淹水主因,是下水道系統排放口未設置倒灌防護設施。環團痛斥,這場災害並非天災無可避免,而是人禍造成的重大錯誤!

根據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實地勘查,斗南市區淹水是因為該處排放口未設置閘門或逆止閥等防止倒灌設施,當大湖口溪水位上升時,溪水將倒灌入下水道系統,造成系統內部壓力升高,進而產生水孔蓋冒水,導致建國3路地勢較低處積淹水。對此,台灣公民參與協會「水公民環境防災組」召集人粘麗玉主任痛批,地方排水工程沒做好基本的防洪設計,縣府未竟管理之責,讓河水透過下水道「原路返回」,灌進民宅,造成民眾財產嚴重損失!

雲林豪雨造成大湖口溪水位暴漲灌進民宅,竟因下水道系統排放口未設置倒灌防護設施釀災。台灣公民參與協會「水公民環境防災組」召集人粘麗玉主任痛批,這場災害並非天災而是人禍造成的重大錯誤!圖/粘麗玉提供

先前雲林縣水利處長許宏博對外說明,初步勘查應是大湖口溪滿水位,導致街區積水無法排出而灌回地勢較低之處,造成積淹水,粘麗玉說,由此可證,這種基礎設施的嚴重缺失,須請地方政府全權負責設置,勿放置不處理、不改善。她批評,縣府至今仍不承認是未設置閘門及倒灌防護造成淹水,面對災情,雲林縣長不盡快檢討如何補救,反而慣性將責任推給中央,說是「降雨量大」、「溪水暴漲」、「溪流整治容量不足」等因素,這根本是混淆視聽!

對於雲林縣政府,明知下水道無防護設施,卻遲遲不補救,災害發生不該先推卸責任,粘麗玉呼籲,請正視斗南鄉親300戶受災戶之苦,身為雲林大家長的張麗善縣長,應該扛起責任、面對錯誤,而不是每次災害都「甩鍋」中央。她痛心表示,淹水不是第一次,縣府卻從未學到教訓,讓人民的家園一次又一次泡在水中。人民要的是有效治理,不是政治話術。

粘麗玉再次強調,斗南淹水不是天然災害,是地方失職的結果,身為雲林大家長的張麗善縣長,若能視民為親,向人民誠心致歉才是典範;並請提出改善時程,而非繼續推諉,勿讓人民痛心政治人物演很大,只會噴口水。

 

Previous Article 深化台日城市合作! 中市建設局長率團拜會大阪市府 深化台日城市合作! 中市建設局長率團拜會大阪市府
Next Article 屏東市公所暖心服務!清潔隊主動出擊維護民生路安全,市長周佳琪貼心舉動獲讚譽  屏東市公所暖心服務!清潔隊主動出擊維護民生路安全,市長周佳琪貼心舉動獲讚譽 

近期消息

羅智強:外國駐台單位別帶顏色介入台灣政治
羅智強:外國駐台單位別帶顏色介入台灣政治
熱門
2025/08/05
拓展台中經貿、文化! 盧秀燕率隊訪澳洲展開五大國際任務
拓展台中經貿、文化! 盧秀燕率隊訪澳洲展開五大國際任務
熱門
2025/08/05
饒舌歌手大支拿補助逾2000萬 王鴻薇:賴清德下令的 文總否認
饒舌歌手大支拿補助逾2000萬 王鴻薇:賴清德下令的 文總否認
熱門
2025/08/04
盧秀燕籲公開關稅談判條件 讓業者盡早因應
盧秀燕籲公開關稅談判條件 讓業者盡早因應
熱門
2025/08/04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