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登錄金額破2億!全民熱情力挺 嘉義市購物節消費力狂飆
聯強國際引進DJI Osmo 360 8K全景相機 全球首創方形CMOS 樹立全景相機新標桿
預售屋無法如期交屋,消費者應該如何向建商求償?
【聲明與致歉】2025 IRENE & SEULGI Concert Tour [BALANCE] in TAIPEI發生音響故障 發表聲明
黃志瑋壞上天花板 太入戲成「人民公敵」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墨新聞 MORE News > 產經 > 深度溝通力》會議上三句話,各部門瞬間從對立變配合!不靠權威不走人情,他用的竟是這個被忽略的技巧
產經

深度溝通力》會議上三句話,各部門瞬間從對立變配合!不靠權威不走人情,他用的竟是這個被忽略的技巧

韋 石
Last updated: 2025/08/05 19:46
韋 石
Share
12 Min Read
深度溝通力》會議上三句話,各部門瞬間從對立變配合!不靠權威不走人情,他用的竟是這個被忽略的技巧
正封_《深度溝通力:最紛擾的時代,練就最會說話的自己》
分享文章
綜合報導/很多人在職場上卡關,是因為不會說話;但更多人失敗,卻是因為根本「沒聽懂」。朋友阿宗剛升任世界五百大企業的營運部總監時,幾乎處於全公司邊緣。他安排行政進度、統籌各部門時,對方表面客氣,實際卻各行其是、拖延配合,導致他不斷被老闆盯。這樣的處境,直到一場會議之後完全改觀。

那是公司的年中檢討大會,各部門主管要上台簡報,由高層擔任評委給予建議。其他評委大多一邊聽簡報、一邊滑手機,只有阿宗認真抬頭聆聽、並做了滿滿筆記。輪到他發言時,他對銷售經理給出了三個明確建議:

01.「你說團隊穩定度不夠,離職率高,我建議多舉辦一些團隊活動,讓大家更有凝聚力。」

02.「對其他部門的支援不夠,可以先想想自己是否哪裡沒做到,試著多走動,建立熟悉感。」

03.「上半年成績雖好,但主要靠東部地區,建議下半年強化西北市場,才可能達成年度目標。」

這三句建議不長,卻句句命中核心。其他部門主管也在他逐一點評下被具體指出問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與對話。老闆當場稱讚,與會主管也開始願意配合他的工作。

那場會議後,阿宗再也不是被忽視的人。

劉仕祥,在演說與口語表達訓練領域耕耘多年,在《深度溝通力:最紛擾的時代,練就最會說話的自己》中就指出:「真正有效的傾聽,不只是耳朵聽見,更是大腦有組織地記住、分析並回饋。」這種傾聽的力量,不靠情商或話術,而是靠訓練出來的三個能力:

一、先記得住對方說了什麼

在對話過程中,對方可能幾分鐘內丟出大量訊息。你若沒有記下來,不只會漏訊息,也很難再精準回應。劉仕祥建議,溝通前可準備紙筆或開啟筆記習慣,邊聽邊寫,並告訴對方:「我希望把你的重點記下來,避免遺漏。」這不只是方便自己,也讓對方感受到被重視。許多關鍵細節,都是透過這種「爛筆頭」撐起來的。

二、不要急著回應,先搞懂對方真實意思

當你聽到一句話,例如老闆說:「不准他請假!」直覺會認為老闆在發脾氣、反對請假,但其實這句話背後可能有不同層次:年底太忙?員工工作態度不好?還是擔心業務影響?傾聽不只是抓字面,而是要抓「語境」。如果你聽不懂,也別急著打斷對方,可以記下不懂的地方,等對方說完後再回頭釐清。很多執行錯誤、關係惡化的源頭,都來自於「沒有真正聽懂」。

三、把聽懂的內容說出來,才叫真正有效的溝通

光是聽進去還不夠,你要能「說出來」才行。這就是所謂的「複述」,又分為兩種:

▍重複性複述

這是最簡單的確認方式。例如對方說:「我們今年營業額達十億,市場佔有率一成。」你可以問:「所以你剛剛說,營業額是十億嗎?」這不只確認資訊,也讓對方知道你有在聽。

▍概括性複述

當對方講了很多內容,你可整理後用一句話簡明扼要地重述。這比單純重複更進階,代表你真的理解。例如主管交代你:「去找李總拿身分證,影印一份給我,還要履歷也一起給我。」你可回覆:「曾總,您的意思是:拿李總的身分證,影印後加上履歷一起交給您,對嗎?」這種方法不只能避免誤解,還能建立你「可託付」的形象。

職場上,光會說話不夠,「會聽」才是贏家關鍵

阿宗逆轉職場困境,不是因為情商高、會做公關,而是因為他「真正聽進去了」,並且能清楚組織、有效回饋。劉仕祥提醒,傾聽是一門技巧,不是天賦。若能從今天起練習記錄、釐清與複述,不僅溝通更順,也會發現人際之間的誤解、誤會、摩擦,都會逐漸減少。從聽得懂、聽得全,到說得明白,這才是「深度溝通力」的核心關鍵。

立體書封_《深度溝通力:最紛擾的時代,練就最會說話的自己》
Previous Article 未注意車前狀況自撞分隔島幸無礙 警現場交管助孔男送醫 未注意車前狀況自撞分隔島幸無礙 警現場交管助孔男送醫
Next Article 2025花蓮FUN暑假 7/12熱鬧開跑!民眾搶排668排隊禮 水上體驗清涼消暑 2025花蓮FUN暑假 7/12熱鬧開跑!民眾搶排668排隊禮 水上體驗清涼消暑

近期消息

台積電2奈米機密外洩 檢搜日商押3工程師
台積電2奈米機密外洩 檢搜日商押3工程師
熱門
2025/08/05
強生訪台談川普:不知道為什麼要有這些關稅? 賴清德府內會見英前首相
強生訪台談川普:不知道為什麼要有這些關稅? 賴清德府內會見英前首相
熱門
2025/08/05
賴清德為救關稅邀大老闆送美大禮包 AIT冷回 半導體業憂心 川普真正想要的是技術與控制權
賴清德為救關稅邀大老闆送美大禮包 AIT冷回 半導體業憂心 川普真正想要的是技術與控制權
熱門
2025/08/05
美《外交家》專文批台灣漢光演習像表演 年輕人漠不關心
美《外交家》專文批台灣漢光演習像表演 年輕人漠不關心
熱門
2025/08/05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