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台灣水產養殖迎來精緻化轉型新里程碑!由Hi-Q中華海洋生技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龔瑞林教授領軍的智慧風味科技團隊合作開發的「Hi-Q熟成魚系列」正式亮相,並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兩年補助下完成。此成果展現產、官、學攜手開創台灣水產升級與外銷新機會。
Hi-Q導入電子舌與電子鼻進行風味數據分析,建立熟成魚風味大數據,並首度將「熟成」職人工藝標準化量產,讓頂級鮮味走入日常餐桌,帶動本土養殖漁業加值升級。
科學為本 打造永續魚體的頂級風味
此項技術突破,奠基於Hi-Q二十餘年生態養殖經驗。Hi-Q強調健康魚體才是風味研究的基礎,並以堅持品質的態度,提供熟成魚最理想原料來源。
傳統熟成多仰賴經驗與氣候條件,難以穩定量產。龔瑞林教授團隊運用智慧風味科技,發現魚種與熟成條件會影響游離胺基酸與核苷酸含量,直接決定旨味深度,為建立穩定可量產的熟成流程提供關鍵依據。
熟成魚製程 科學精準控管
「Hi-Q熟成魚系列」的誕生,展現從產地到餐桌的完整技術鏈,包括:
-
無縫冷鏈運輸:健康活魚以控溫活魚水車直送加工廠。
-
嚴謹放血處理:確保魚肉無腥味,提升鮮度。
-
控溫熟成製程:在低溫低濕環境靜置發酵,激發天然旨味。
-
急速冷凍封存:保留熟成後風味與口感,鎖住巔峰狀態。
以鱸魚為例,熟成後肉質滑嫩、油脂甘甜,顛覆消費者對養殖魚的印象。
產官學攜手 開創水產新價值
此成果充分展現國科會、Hi-Q與海大三方合作綜效。海大提供科學依據,Hi-Q負責量產轉化,成功實現從研究到商品化的「最後一哩」。
Hi-Q董事長張永聲指出:「我們不只養好魚,更研究魚的風味。透過科學與職人技術結合,讓台灣水產站上世界舞台。」
Hi-Q健康鱻食事業部總監陳偉剛也表示,冷凍熟成魚排能有效因應餐飲業缺工與原物料成本問題,同時取代對日本空運魚的高度依賴,是餐飲與農漁業雙贏的新解方。
龔瑞林教授強調:「這是產學共創的典範。我們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可工業量產的技術,為產業創造附加價值。」
餐桌體驗再升級 熟成料理全新登場
配合產品上市,位於台北的「HiQ褐藻生活館」全面更新菜單,自8月起推出「熟成魚經典桌席」,一次品嚐熟成金目鱸與海紅鯛雙重旨味。個人火鍋套餐也新增「熟成金目鱸魚片」,涮入昆布高湯中風味更升級。熟成魚經自然酵素作用,肉質更細緻、口感滑順,且易消化吸收,特別適合銀髮族與牙口較弱者,是兼顧健康與美味的極品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