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安平/綜合中心報導】中華民國比較病理學會(CSCP)於8月9日假集思台大會議中心,成功舉辦「第93次學術研討會專題演講」,主題聚焦於「罕見之神經內分泌系統疾病」。這場盛會由理事長張俊梁教授親自主持,旨在透過比較病理學的獨特視角,匯聚人醫與獸醫領域的頂尖專家,共同探討這類複雜且具挑戰性的疾病,並引領精準診斷與治療策略的新紀元。

此次研討會特別安排一系列精彩的專題演講,旨在深入解析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奧秘。首先,邀請台北榮民總醫院病理檢驗部林士傑主任主講【神經內分泌腫瘤之概述與更新】。林主任強調神經內分泌腫瘤是起源於多種神經內分泌細胞的異質性惡性腫瘤。由於病理學家認知的提高及影像技術和內視鏡技術的進步,導致偶發的病例增加。形態學分類與預後和治療選擇有密切相關,依據解剖部位與遺傳學證據及臨床表徵、流行病學、組織學和預後差異。病理學家可應用準確分類的工具包括神經內分泌譜系和分化的常規生物標記,利用可辨識未知原發部位之轉移性病變起源部位的轉錄因子,提高精準診斷與有效治療策略。

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分子暨比較病理生物學研究所副教授黃威翔副教授主講【您的診斷是什麼?揭秘犬貓罕見神經內分泌腫瘤】。黃副教授說明動物醫學中之犬貓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精準診斷。介紹動物神經內分泌腫瘤並強調臨床表現、病理特徵和診斷之挑戰,旨在揭開獸醫實務中遭遇這些罕見腫瘤之謎團。還介紹各新型病理診斷抗體針對犬貓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實用性和獸醫病理潛在診斷價值與應用前瞻性。

人類醫學之臨床案例有兩例,由宜蘭羅東博愛醫院病理科主任施洽雯醫師報告一例49歲男性之胰臟肝樣癌;新北市新店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耕莘醫院張寶鑽醫師分享一84歲女性之甲狀腺髓樣癌。動物醫學之罕見之案例有3 例,分別由新北市新莊霍普獸醫病理診斷中心羅怡琪獸醫師分享一隻9歲的FSP西施犬之轉移性胰島細胞癌(惡性胰島素瘤)併肝臟和腸系膜腫塊;國立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分子暨比較病理生物學研究所黃郁茹獸醫師分享案例為一隻8歲閹割雄性法國鬥牛犬之具橫向紋肌樣表型之未分化甲狀腺癌;台北市長青動物醫院內科、腫瘤科、病理科獸醫師簡耀君獸醫師提供罕見案例為一隻 12 歲已絕育的雄性緬因貓之甲狀腺乳突癌併淋巴結轉移 。

理事長張俊梁教授在總結致辭中,再次強調了中華民國比較病理學會的核心宗旨。他表示,CSCP始終秉持著「學術創新、合作共贏」的目標,致力於推動病理學領域的創新研發與技術應用,以期為臨床提供更精準的病理診斷。他期望,透過這類跨專業領域的學術交流,能夠實現真正的「教學相長」,不僅在人畜共通疾病的流行病學、預防醫學與病理診斷方面有所突破,更能在人工智慧(AI)、數位化影像傳輸與儲存、遠距醫療與教學以及精準醫療(客製化醫療)等尖端領域,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張俊梁教授也特別指出,在這個生物科技與醫療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CSCP作為一個連接人醫與獸醫學術界的橋樑,能夠扮演關鍵角色,為開創醫療新紀元做出實質性的貢獻。他相信,未來透過更多跨領域的合作,我們將能更有效地應對複雜的疾病挑戰,為人類與動物的健康福祉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