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永才常來台灣旅行 寫的新歌透過見面會把收穫的愛回饋給粉絲
楊柳颱風快閃 臺灣本島脫離暴風圈 金澎等8縣市嚴防豪雨
退隱女優濱崎真緒化身AR女神 走進你家對你撒嬌
表演 可以是一輩子的追求 陳淑芳榮獲第62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
高雄市長青學苑樂活歌唱班8/21開課 阿昌哥陪長輩唱出青春記憶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墨新聞 MORE News > 合作媒體 > 潮芳苑,看見灘地藝術季 海洋委員會攜手彰化縣政府用藝術走進海與岸的呼吸
合作媒體

潮芳苑,看見灘地藝術季 海洋委員會攜手彰化縣政府用藝術走進海與岸的呼吸

屏東時報
Last updated: 2025/08/13 21:13
屏東時報
Share
12 Min Read
潮芳苑,看見灘地藝術季 海洋委員會攜手彰化縣政府用藝術走進海與岸的呼吸
分享文章

【記者蘇莉湘 / 高雄報導】 潮來有意.灘地有情─從芳苑出發,共譜海洋文化新樂章。獲海洋委員會補助、彰化縣芳苑鄉公所串聯人劇團與在地鄉親的「潮芳苑/看見灘地藝術季」系列展演活動,9日以彰化縣芳苑鄉芳苑國民小學為起點,展開盛大的看見灘地之旅。這是一場從海與岸接壤的溼地為舞臺孕育而生藝術盛會,透過行動劇場、展覽、導覽、市集與音樂,傳遞臺灣別具特色的潮間帶漁村文化,並訴說海洋永續的意義與價值,透過藝術的轉譯,邀請全臺民眾一起從芳苑的泥灘地出發,感受芳苑人對故鄉海岸最深情的守護與告白。

「復振航海文化力」鼓勵以文化引領國人縮短內心與海的距離

臺灣的海岸線有如一條藍色的絲帶,將島嶼的人文與自然緊緊相繫。有人在海田間耕作,有人隨浪潮而生,日日過著海味十足的生活。自古以來,我們的祖先在浪花的拍打聲中,發展出各自獨特的濱海風情,讓這座島的每段海岸,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與獨特風貌。海洋委員啟動「復振航海文化力」計畫,鼓勵公私各界以藝術描繪海域空間、文化開啟藍色動能,用創意之眼引領國人縮短內心與海的距離,帶領民眾找回故鄉的海,尋得自己的出海口。

海洋委員會表示,114年推動的「看見灘地藝術季」,藉由藝術語言與社區參與,讓海岸記憶與文化脈動再次浮現。從傳統蚵田到現代劇場,從巷弄空間的沉浸式體驗到音樂饗宴,每一步都有芳苑人對海洋的傾訴,每一道波紋都構成臺灣海洋文化的嶄新脈絡。芳苑鄉公所以文化行動呼應「復振航海文化力」的號召,展現中央與地方攜手,以藝術作為公共參與及環境教育的平臺,匯聚社區居民、藝術團隊與學校師生參與,讓全民看見潮間帶的多樣性與文化價值。

看見灘地藝術季,從地方深耕到藝術綻放

王惠美縣長表示,感謝海委會的支持,讓藝術團隊與社區居民共創「潮芳苑/看見灘地藝術季」。芳苑鄉長林保玲表示,芳苑的文化包羅萬象,此次「潮芳苑」是在地藝術文化的一環,特別感謝海委會的經費挹注,讓芳苑人們對這片灘地與海的深刻情懷能夠實現,無論是在地鄉親或是長期扎根的團隊,這都是重要的鼓舞,希望透過海洋藝文的行動,帶動人們看見芳苑海岸的美好。

民國100年,紀錄片導演柯金源踏上海岸,透過鏡頭讓這片濕地被更多人看見。112年起,芳苑鄉公所與「人劇團」攜手合作,期盼透過藝術行動凝聚社區,帶動地方活力。人劇團導演蔡旻霓當年隨柯導演初訪芳苑,便深深愛上這片海岸與聚落。於是,她與仁愛社區居民共同創作,112年首度在泥灘地演出《芳苑,我們的故鄉》,113年舉辦《破豆藝術季》,將花生比賽、露天電影與舞臺劇結合,引發廣大回響。

而在114年的夏天,芳苑鄉公所、人劇團與社區三方再次攜手,迎來「潮芳苑/看見灘地藝術季」的盛大登場。芳苑潮間帶成為創意實驗場,藝術季以此為舞臺,規劃「走讀導覽×在地共演」、「靜態展覽×社區共創」、「音樂市集×夜間派對」與「生態劇場×灘地演出」四大主題活動,深具創意與文化深度。

藝文領航,邁向海洋永續未來,海委會邀請各界共推「復振航海文化力」

人劇團團長蔡旻霓表示,在這片土地上的創作,最深的情感來自於芳苑人。他們以腳踩泥灘的日常,編織出屬於芳苑的文化脈絡。藉著與這片海的情感與連結,重新找到與土地的連結與價值。「潮芳苑」不只是一次藝術季,更開展一場跨世代的對話,透過藝文共創發揚漁村文化,也讓更多人認識並關心這片孕育彰化海岸聚落的重要濕地。

海委會期待藉由這場海洋藝文行動,邀請更多的地方政府、社群與團體效法,共襄盛舉,投入海洋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持續邁向永續的蔚藍未來,讓我們的下個世代,依舊踏上海與岸之地,與浪為伴,與海共生。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Article 突破人醫與獸醫藩籬 中華民國比較病理學會探討罕見神經內分泌疾病 引領精準診斷新時代 突破人醫與獸醫藩籬 中華民國比較病理學會探討罕見神經內分泌疾病 引領精準診斷新時代
Next Article 張信哲耗資近千萬 橫跨四大城市電影規格拍攝MV 張信哲耗資近千萬 橫跨四大城市電影規格拍攝MV

近期消息

郭智輝又失言!周春米怒嗆核三睦鄰費非特權
郭智輝又失言!周春米怒嗆核三睦鄰費非特權
熱門
2025/08/13
郭智輝談核三廠又失言 藍委怒轟道歉下台
郭智輝談核三廠又失言 藍委怒轟道歉下台
熱門
2025/08/13
陳明德:疊加關稅業者轉移不及 台灣產業危機
陳明德:疊加關稅業者轉移不及 台灣產業危機
熱門
2025/08/13
莊大立:關稅加匯率夾擊 台灣機械業艱辛 恐引發大規模失業潮
莊大立:關稅加匯率夾擊 台灣機械業艱辛 恐引發大規模失業潮
熱門
2025/08/13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