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委員會發行的《國際海洋資訊》季刊,現已成為剖析全球海洋挑戰、傳遞臺灣觀點的權威平台。這份刊物持續邀請國內外頂尖專家,深入探討海洋永續、區域安全與國家發展等關鍵議題,致力於為臺灣在地緣政治的前線,建構堅實的海洋國土戰略。
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強調:「當全球面對氣候變遷、資源競爭與區域安全等多重挑戰,海洋的角色更加關鍵。臺灣作為太平洋上溫柔而堅定的力量,不僅是海洋的使用者,亦是它的守護者。《國際海洋資訊》這份刊物,旨在連結全球關心海洋的朋友,讓臺灣在海洋治理的專業、責任與擔當,被世界看見。」
直面全球挑戰:從水下關鍵命脈到灰色地帶威脅
為展現其深入的議題剖析能力,《國際海洋資訊》在最新內容中,便以「海底電纜安全與灰色地帶行動」為核心,揭示了維繫全球99%數位通訊的「水下生命線」所面臨的嚴峻威脅。
內容精闢呈現「全球視野下的海纜危機」彙整近年從紅海、波羅的海到臺灣海峽的重大斷纜事件,分析其背後的地緣政治風險,並借鑑歐盟建立跨國聯合防護網的策略。

「臺灣的挑戰與應對」集結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江雅綺教授、國防安全研究院蘇紫雲所長等專家的觀點,從法律、國防與科技層面,剖析臺灣在面對「灰色地帶攻擊」時的策略與執法實踐。
「國際盟友的觀點」收錄橫須賀亞太研究委員會(YCAPS)執行長John F. Bradford、菲律賓戰略學者Renato Cruz De Castro等國際專家的文章,探討中國的海上脅迫模式,並以菲律賓「全面群島防禦概念」為例,強調強化「海域意識」與國際合作的迫切性。
彰顯多元價值 「臺灣海洋女力」閃耀國際舞台
除了深入剖析安全議題,本刊亦致力於彰顯臺灣在國際海洋事務中的多元貢獻。專題人物報導聚焦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的「臺灣海洋女力」,記錄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副主委黃向文及國家海洋研究院院長陳璋玲,如何分別在APEC海洋部長會議、《經濟學人》世界海洋高峰會等頂級論壇,分享臺灣成果,展現我國在海洋治理的專業實力與性別多元價值。
總編輯、海洋委員會副主委黃向文表示:「《國際海洋資訊》希望激盪更多對臺灣海洋未來的思考與行動。我們關注的議題,不僅是科技,更是國家安全與國際連結的起點。我們期盼這本刊物能讓國人看見海洋的另一面,共同讓臺灣的聲音在國際海洋對話中更加堅定、有力。」
《國際海洋資訊》季刊的最新內容皆已上線,海洋委員會誠摯邀請各界讀者持續關注,一同透過本刊物的專業視角,探索全球海洋脈動,共同守護臺灣的藍色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