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柯文哲交保 柯志恩:藍白合作絕對更凝聚
柯文哲步出法院 陳佩琪含淚攬著不放
小草緊圍柯文哲 黃國昌和館長護送上車
開學了!中華醫大新鮮人一起來CPR+AED入學禮考驗
完成交保、戴上電子腳鐐…..柯文哲:絕不投降、絕不屈服(全文)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墨新聞 MORE News > 文教 > 基隆潮藝術10週年 藝術漫遊山海城
文教

基隆潮藝術10週年 藝術漫遊山海城

江 育銓
Last updated: 2025/09/08 17:01
江 育銓
Share
20 Min Read
基隆潮藝術10週年 藝術漫遊山海城
分享文章

「2025基隆潮藝術」將於9月26日至10月26日登場。本次潮藝術邁入第十年,展覽規模與藝術家陣容全面升級,過往「基隆潮藝術」主要展區為正濱漁港至阿根納造船廠遺構一帶,本屆將串聯 19組藝術創作,橫跨基隆的山、海、城三大區域,邀請民眾以藝術視角重新認識基隆,感受港都嶄新的文化地景。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首度將展區擴展至多個行政區,邀集來自國內、外 15組藝術家團隊進駐創作,並結合藝術市集與一系列展演活動,讓藝術成為串連城市與人群的媒介。

另延續去年基隆美術館開館的藝文能量,今年更首度啟動屬於基隆的「藝術孵育計劃」,公開徵件不限國籍、年齡、性別與創作媒材,今年首屆選出何昆瀚 x 林毓恩、周柏慶、陳亮璇、張子恩等 4 組創作團隊,以在地、藝術與觀光為核心概念,發展與基隆城市空間互動的創作,展現基隆潮藝術的新面貌。

2025基隆潮藝術邀請策展人陳晞及韓國策展人姜帝旭共同策展。策展團隊以基隆的城市樣貌、自然環境與歷史脈絡為出發點,帶領藝術家深入各個城市場域,創造與城市文化共鳴的作品,企圖展現基隆文化流動性的新面貌。策展人陳晞表示,基隆是一座在山、海、城之間的狹小腹地中,孕育文化多樣性的港都城市;關於城市生活與藝術文化的可能性,都在不同的族群文化、地理與自然環境之間創造流動與想像,邀請觀眾細細感受。

山海之間的新視角:從基隆塔至信二防空洞,本屆「山展區」聚焦近年成為基隆新地標的基隆塔及信二防空洞,邀請觀眾從城市高處與地下空間感受藝術與環境的互動。其靈感來自港區橋式起重機,64 公尺高的塔橋結構與 87 公尺長的廊道,讓人得以眺望整座港都風景。動力藝術家王仲堃與雕塑藝術家徐瑞謙將分別在塔頂與塔底進行大型戶外創作,讓建築、環境與作品形成呼應。

信二防空洞是基隆現存最大的防空設施,在結合洞穴岩層與人工砌鑿的環境裡,藝術家張欣語將於其中展出《 Listen to the Light – Keelung ver. 》聲光裝置;來自日本的豬股亞希(Aki Inomata)則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陳天任教授合作,在防空洞中呈現其經典創作《為何不給寄居蟹一個避風港呢?》,微觀寄居蟹如何在結合生物設計與城市地景的透明殼之間交替遷徙。

港灣記憶的深呼吸:從基隆城際轉運站、漁會正濱大樓至原住民文化會館觀海平台,熟悉的「海展區」,沿著基隆城際轉運站、漁會正濱大樓、觀海平台與阿根納造船廠等地展開,藝術家們深入港邊的文化與歷史脈絡,打造出一系列與在地記憶對話的作品。

曾受邀參展濟州雙年展的韓國藝術家金岐大(Kim Kidai),將在基隆城際轉運站大頂棚,以鮮豔的線材構築而成一座巨型雕塑,同時也作為供觀眾穿行的建築空間。藝術家透過網的形式,詮釋基隆多層次的歷史以及其作為海上貿易與文化交流門戶的地緣意義。

曾受邀參展2022德國卡塞爾文件展(documenta fifteen)的排灣族藝術家張恩滿與八尺門一帶「奇浩部落」合作,於觀海平台石版屋前展出裝置,呈現 1960 年代東漂北上的族群記憶,讓人從不同面向認識都市原住民社區的歷史。在阿根納造船廠遺構旁,藝術家陳普創造出名為「Mossmo光獸」的巨大裝置,交織歷史、工業與自然的想像。

在漁會正濱大樓內,由藝術家賴彥勳攜手曾獲2024年「韓國大眾音樂獎(Korean Music Awards, KMA)」肯定的韓國音樂家東熙與研究者林佩儒,共同製作結合雕塑裝置、音樂表演與動態影像的創作《海潮舟潮離》,向基隆正濱漁港勝利巷中、於二戰後留在基隆的韓國人社區與離散文化致意。

此外,曾獲威尼斯雙年展銀獅獎的韓國藝術家任興淳(IM Heung-soon)將帶來與美軍進駐歷史對話的動態影像;甫參與日本中之条雙年展的泰國新媒體藝術家Wuttin Chansataboot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何攖寧副教授合作,帶來轉化基隆環境基因編碼的聲響與動態影像裝置。

城市日常藝術漫遊:從中山陸橋、委託行商圈至基隆市美術館。走進「城展區」,觀眾將在城市日常空間中與藝術不期而遇,展區串連基隆城際轉運站前大頂棚、委託行商圈、至善大樓、海洋廣場與基隆市美術館前廣場,一窺基隆城區的歷史紋理。

成員橫跨臺灣、美國與日本的酷兒藝術團體「HomoPleasure」將於崁仔頂漁市附近打造《人魚壽司店》裝置藝術計畫,呼應在地日、夜場文化;行為表演藝術團體「酸屋」則在中山陸橋發起現地共創行動《回眸》,發想自侯孝賢電影《千禧曼波》序幕中女主角(舒淇 飾)行走與回望的影像。

從小成長在基隆城區的藝術家吳柏葳,組織模特兒與造型設計團隊一起來到委託行街區,將這裡曾經的摩登貿易文化,藉由與在地店家的合作、訪查與再製,翻轉成一家「Y2K藝術快閃空間」;藝術家 Nio Ni 將在基隆市美術館前廣場帶來氣囊裝置《彩嶼山獸》,同時也將其走訪基隆嶼的經驗,創作成一本期間限定的繪本,引領觀眾從不同的角度想像基隆嶼的鬼斧神工。探索建築與人之間的光環境的藝術家謝榕蔚,將於海洋廣場打造《懸日平台》,讓觀眾置身在魔幻平台之中,感受基隆碼頭的日與夜。

節慶現場的藝文連結:藝術市集、派對、表演、導覽。除了三大展區,2025基隆潮藝術也將於東岸商場策劃限時藝術市集「SKY ARENA」,讓藝術市集與藝術作品之間相互呼應,也將成為基隆潮藝術的最佳會面點。展期間也將推出一系列派對、表演、導覽、講座等活動,從不同面向深入城市紋理。例如:藝術團體「HomoPleasure」將基隆老舞廳「晶鑽舞廳」舉辦藝術派對;韓國音樂家東熙則將與表演藝術創作者合作,在漁會正濱大樓帶來現場演出。

本屆「基隆潮藝術」不僅是一場藝術盛會,更是基隆城市文化持續蛻變與創新的重要象徵。呼應明年「基隆400」的城市品牌主軸,文化觀光局也在「基隆潮藝術」10週年之際,重新定義這座城市型藝術節的價值與想像——我們希望打破藝術藩籬,讓藝術走進港灣、巷弄與街角,讓城市孵育藝術、讓藝術在街景中發生,使地方環境、歷史記憶與當代創作巧妙融合,展現基隆多元而流動的文化能量。展覽活動詳情將陸續公布,誠摯邀請市民朋友與全台觀眾一同走進城市、感受藝術,共同參與這場屬於基隆的文化盛事。

Previous Article 太平區永成北路、長億六街雨水下水道完工  提升防洪力守護居民安全 太平區永成北路、長億六街雨水下水道完工  提升防洪力守護居民安全
Next Article 打造選擇權的人生: 雙碩士設計師翁采縈勉勵年輕世代,為未來的自己累積主動權 打造選擇權的人生: 雙碩士設計師翁采縈勉勵年輕世代,為未來的自己累積主動權

近期消息

柯文哲交保 柯志恩:藍白合作絕對更凝聚
柯文哲交保 柯志恩:藍白合作絕對更凝聚
熱門
2025/09/08
柯文哲步出法院 陳佩琪含淚攬著不放
柯文哲步出法院 陳佩琪含淚攬著不放
熱門
2025/09/08
小草緊圍柯文哲 黃國昌和館長護送上車
小草緊圍柯文哲 黃國昌和館長護送上車
熱門
2025/09/08
完成交保、戴上電子腳鐐…..柯文哲:絕不投降、絕不屈服(全文)
完成交保、戴上電子腳鐐…..柯文哲:絕不投降、絕不屈服(全文)
熱門
2025/09/08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