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AKB48 Team TP 七週年手渡會 親手將第十張單曲交到粉絲手中
八斗高中族語認證率全國第一 基市府力挺成立原住民族實驗班
《藝術很有事》走入賴淑玲的私宅 樂享登山到閱讀 不做編輯時就在爬山的路上
如果遇到緊急疏散時要帶走什麼?基隆警消推廣避難包準備重點
全民國防教育考核評鑑 基隆市榮獲優良單位最高肯定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墨新聞 MORE News > 文教 > 非理工生跨足半導體不是夢 陽明交大學士後專班跨領域招才
文教

非理工生跨足半導體不是夢 陽明交大學士後專班跨領域招才

黃 李舜
Last updated: 2025/09/09 13:12
黃 李舜
Share
9 Min Read
非理工生跨足半導體不是夢 陽明交大學士後專班跨領域招才
「電子與光子學士後學位學程」第一屆畢業生。圖/陽明交大提供
分享文章

學音樂、文法商管等跨足半導體不是夢!為緩解半導體人才荒,陽明交大2023年首創讓「非理工人」就讀的學士後半導體專班,6月迎來第一屆畢業生,來自外文、財經、軍警、音樂、醫學等領域的學生,歷經兩年課程成功轉型為半導體新血。其中,二分之一考取電子、電機、物理相關研究所,其餘則以助理工程師或副工程師身分,進入台灣半導體產業。陽明交大副校長、學程主任陳永富表示,跨領域育才希望擴大半導體人才池,紓解半導體缺才問題。

學士後半導體專班上課實景。圖/陽明交大提供

談到學士後半導體專班的創立,陳永富指出,四年前接手籌備「半導體學院」時,聽到業界抱怨半導體業嚴重缺才,他決定打破學科藩籬,開拓非理工科人才。在校長林奇宏支持下,陽明交大於2023年,推出全台第一個給非理工學生就讀的「電子與光子學士後學位學程」,限定「非理工」科系畢業的大學畢業生報名,有來自醫師、警察、音樂家、商管等背景學生上百位。經過三年努力,學士後專班不僅在新竹校區累積兩年經驗,今年更往南部擴大招生,9月將於高雄校區開班。

獎勵學程成績優異同學,書卷獎獎學金頒獎。圖/陽明交大提供

學士後專班課程內容,兩年48學分聚集半導體精華,有應用數學、應用物理、應用電子學、半導體物理與元件、半導體製程等12門必修課,另外還有專業選修和實務課程。然而,對教師而言,最大的挑戰也是如何讓零基礎學生,在短時間內,學會完整的半導體知識技術?陳永富強調,會學生程度不同,設計系統化學習內容。另外,學士後專班與台積電、力積電、環球晶圓等半導體大廠合作,開辦課程與講座。實務課程邀自業界退休的技術專家來教書,如助理教授林志偉在台積電擔任資訊工程師24年後退休,便受邀來專班教授資料工程、程式設計等科目。

陳永富說,有些文組生成績好到可以直接推甄碩班。他舉例,有位會計背景學生,應用物理和應用數學的成績亮眼,高中念理組,當年因大考失利念商科,就讀學士後專班正好讓他圓18歲那年的科技夢。第一屆學士後專班共畢業40多位學生,一半考上電子相關研究所,另一半則陸續進入產業。

導生們聚餐。圖/陽明交大提供

對於學士後專班的成效,陳永富說:「約75%的學生都能二年內順利畢業!」學士後專班開辦至今邁入第三年,他坦言,尚待更長時間來驗證,但能引領學生找到職涯志向,也幫助產業找對人才,為台灣建構更完整的半導體育才平台是很有意義的事。

Previous Article 美股那指創新高 神山領軍助攻台股盤中大漲逾300點 美股那指創新高 神山領軍助攻台股盤中大漲逾300點
Next Article 嘉義市榮獲2025遠見、康健雜誌雙肯定 打造永續運動健康城市 嘉義市榮獲2025遠見、康健雜誌雙肯定 打造永續運動健康城市

近期消息

尼泊爾撤回社群禁令 Z世代反貪腐示威引發流血 至少19死、首都宵禁
尼泊爾撤回社群禁令 Z世代反貪腐示威引發流血 至少19死、首都宵禁
熱門
2025/09/09
柯文哲交保 柯志恩:藍白合作絕對更凝聚
柯文哲交保 柯志恩:藍白合作絕對更凝聚
熱門
2025/09/08
柯文哲步出法院 陳佩琪含淚攬著不放
柯文哲步出法院 陳佩琪含淚攬著不放
熱門
2025/09/08
小草緊圍柯文哲 黃國昌和館長護送上車
小草緊圍柯文哲 黃國昌和館長護送上車
熱門
2025/09/08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