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蘇超」聯賽狂飆。(取自蘇超AI合成圖)
(「笑傲足球部落報」FB發行人龔義三及社長何長發與「樂聯網」連結,在此「龍來共發」抓住時事分享國內外足球評論讓您掌握全球視角:)
今天九九體育節是我們國家「運動部」正式成立日,而2025年亞洲足壇意外爆火的當推中國大陸「蘇超」足球聯賽了,大陸同行提供深入資料,藉此好好來深論「蘇超」為何火紅?如今「蘇超」聲勢愈發迅猛,影響力也從網上蔓延至線下消費市場及資本市場,多個與體育沾邊的上市公司尤其是江蘇上市公司股價大漲。「蘇超」正以「全民狂歡」的姿態,重塑中國大陸體育經濟的版圖。這背後究竟有何秘密?
在中國大陸足壇,依水準層級歸類出了「中超」、「中甲」及「中乙聯賽」、而屬於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的「蘇超」,算是大陸四級的省市各地方聯賽規範而已。
2025年6月1日,鹽城奧體中心湧入22613名觀眾。同日,300公里外的徐州奧體中心一樣熱鬧,22198名觀眾見證徐州與宿遷一輪「楚漢之爭」。即使暴雨也難以阻擋南京市民的看球熱情,當天15669名觀眾冒著大雨看完南京與無錫的對決……
這是被網友戲稱為「蘇超」的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盛況,六場比賽共吸引9萬多名觀眾入場,場均15025人,上座率遠超中甲聯賽。這樣的上座率讓不少職業足球聯賽組織者感到驚訝。畢竟場上的主角並非國際巨星,而是來自江蘇省13個城市的本土球員,有大學生、外賣員,也有前職業球員。
然而就這麼一個省級足球聯賽,自5月10日揭幕以來話題度超高,目前抖音話題江蘇城市聯賽播放量達14.2億,虎撲App的「江蘇聯賽」頻道,上線首日訪問量即破百萬。
尤其現場觀眾人數,開賽過一個月以後,單場開始出現破3萬人進場紀錄,近兩個月內,蘇超現場更是出現了三次入場破6萬人的紀錄,這是中國大陸業餘足球聯賽最高的現場觀眾紀錄,標誌著江蘇足球市場無與倫比的熱情與活力。
破繭之路:從草根賽事到經濟新引擎
2021年,江蘇中超勁旅蘇寧足球俱樂部解散,江蘇足球陷入長達四年的職業賽事真空期。但其民間足球熱情基礎仍在,一次偶然試水點燃了「蘇超」誕生的火花。
2024年12月,江蘇省體育局策劃的南京與蘇州足球對抗賽意外引發熱潮。兩回合比賽湧入數萬觀眾,國際級裁判馬寧執法的場景讓江蘇省領導萌生了更大膽的想法:「為何不讓江蘇13個城市一起打聯賽?」
短短半年後,「蘇超」破繭而出。2025年初夏,隨著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開展全省城市足球聯賽」的部署落地,一個以「全民參與+城市榮譽」為理念的足球聯賽應運而生。
蘇超聯賽的基因中帶著鮮明的江蘇特色。參賽的13支隊伍來自江蘇所有地級市,它們全部躋身全國GDP百強城市,是全國唯一全部地級市GDP超3000億元的省份。這為賽事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散裝江蘇」的網路標籤被賽事策劃者巧妙轉化為核心競爭力。賽事組織者敏銳捕捉到各城市間的文化張力。比如南京與南通之間「誰是真南哥」的地域身份認同較量,宿遷與徐州之間的「楚漢千年巔峰之爭」歷史淵源。揚州與鎮江的長久以來在飲食文化上的比拼,化為綠茵場上的「早茶組合」,與同是沿海城市的連雲港與南通組成的「海鮮兄弟連」相映成趣。
「創造賽會賣點」
「蘇超」比賽規定,每支球隊可以報名3名現役職業球員,即進入當年職業聯賽一線隊報名表的球員。根據中國足球職業聯合會規則,中超、中甲、中乙聯賽都屬於職業足球範疇。
雖然不是全職業化的足球聯賽,但是「蘇超」各支球隊的球員基本都經過專業的足球訓練,很多也曾經是職業球員,所以水準並不低。
「沒有假球,沒有黑哨,只有恩怨,全是德比」的球迷口號,道出了這項賽事的核心吸引力。參賽門檻的開放性更強化了全民參與屬性,516名註冊球員中,職業球員僅29人,其餘是85名大學生、69名高中生,以及為數最多的一般上班族337名來自各行各業的業餘球員,年齡跨度從16歲到40歲。低至10元的門票定價也點燃了眾多本地居民的觀賽熱情。加之當地官媒主動下場玩梗,掀起人們討論的熱潮。賽場內外的討論、玩梗、自嘲紛飛,這場省級業務賽終於線上上線下玩成流量盛宴。
有了關注度,就自然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酒店和餐飲是最直接的受益方。去哪兒旅行資料顯示,截至目前,在「蘇超」常規賽期的5月至8月,入住江蘇酒店的預訂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1%。
媒體注意到,酒店預訂熱度正在逐漸升溫。同程旅行的資料顯示,「蘇超」首輪比賽日,賽場周邊酒店預訂熱度同比增長超過10%,第二輪比賽時,賽場周邊酒店的預訂熱度同比增長超過20%,而到了第三輪比賽,賽場周邊的酒店預訂熱度已經增長超過35%。比如5月31日,徐州市VS連雲港市比賽時,徐州市奧體中心體育場周邊3公里範圍內的酒店預訂熱度同比增長36%。6月1日,泰州市VS南通市的比賽,讓泰州市體育公園體育場周邊3公里範圍內的酒店預訂熱度同比增長38%。
端午假期,賽事經濟效應達到高峰。南京三天接待遊客568萬人次,實現文旅消費收入31.3億元;常州對揚州市民免去部分景區門票,吸引15萬人次跨城消費;最近一周,「看球酒吧」相關關鍵字搜索量環比大增407%,「洗浴娛樂自助餐」一站式觀賽消費體驗也備受青睞。「蘇超」的觀賽熱潮也激發了市民的運動細胞,江蘇地區「足球」關鍵字搜索量同比增長187%,「兒童足球培訓」「室內足球場」等成為熱搜關鍵字。
「蘇超」的浪潮還從消費市場湧向資本市場,多個與體育沾邊的上市公司尤其是江蘇上市公司股價大漲,比如金陵體育5月28日股價還只有14.4元,短短六個交易日後的6月5日,股價就暴漲104%到29.38元。同期,XD共創草的股價也大漲43.9%,康麗源漲28.1%,雙象股份漲12.1%,中體股份漲9%。
不知是否有「蘇超」的影響,今年前五個月,江蘇的體育用品相關企業註冊量竟略高於全國同期增速水準。企查查資料顯示,國內現存體育用品相關企業1352.37萬家,江蘇省現存45.12萬家體育用品相關企業,居全國省份存量中游。截至目前,今年前5月全國註冊173.52萬家,同比增長5.78%。其中江蘇前5月註冊3.46萬家,同比增長6.35%,略高於全國同期增速水準。可以說,「蘇超」創造了一場全民體育消費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