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世界自殺防治日,臺東縣衛生局籲:打破禁忌與汙名,用理解與接納守護彼此
新版財劃爭議藍白縣市長串連,縣長饒慶鈴北上為臺東發聲
「英語行動列車」融入AI課程,縣長饒慶鈴與紅葉少棒小將共譜棒球交響曲
周秉毅牧師成立「戒毒宣教短宣隊」 青潭浸信會邀請信徒用實際關懷-經歷神
周思潔演唱會倒數 砸重金塑造型七套華服亮相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墨新聞 MORE News > 合作媒體 > 邁向「未來醫院」— 院所領袖齊聚暢談 數位醫療與在宅照護藍圖
合作媒體

邁向「未來醫院」— 院所領袖齊聚暢談 數位醫療與在宅照護藍圖

商傳媒
Last updated: 2025/09/10 11:06
商傳媒
Share
16 Min Read
邁向「未來醫院」— 院所領袖齊聚暢談 數位醫療與在宅照護藍圖
分享文章

Contents
全球智慧醫院浪潮加速 台灣醫療轉型刻不容緩王照元院長:善用跨域整合 落實以人為本 – 在宅醫療效益最大化的實踐與展望陳金順院長:數位驅動全人整合照護林宏榮院長:在宅急症照護讓醫療有溫度馬惠明院長:ICT深耕偏鄉落實醫療平權蔡明哲院長:在地共學共好,讓偏鄉醫療更有解方李偉強理事長:跨層級醫療協作是推動在宅醫療的關鍵

全球智慧醫院浪潮加速 台灣醫療轉型刻不容緩

隨著全球醫療環境快速邁入高齡化與人力資源挑戰,在宅醫療與數位醫療的導入已成為全球趨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與美國麥肯錫研究報告指出,數位醫療的應用可望在十年內提升至少20%臨床效率,並降低15%醫療成本。近期國際公佈的2025年度全球頂尖智慧醫院評比,台灣表現亮眼,顯示台灣在數位醫療與居家照護轉型上的成果已與世界並駕齊驅。

在此全球脈動下,國際醫療衛生促進協會(TGHA)、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與臺灣阿斯特捷利康(臺灣AZ)共同邀請南區11間核心醫療院所領袖,齊聚一堂共同剖析在宅醫療的未來藍圖,從數位創新、在宅急症照護、偏鄉醫療平權三大面向切入,展現台灣醫療體系在國際趨勢下的決心與能量。

王照元院長:善用跨域整合 落實以人為本 – 在宅醫療效益最大化的實踐與展望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王照元院長分享,高醫近年已積極推動在宅醫療的落實。2024年起,高醫組建了由醫師、護理師、呼吸治療師及藥師所組成的跨專業居家照護團隊,能夠至病人家中執行抗生素注射治療與症狀緩解等照護,並結合虛擬健保卡推動遠距視訊醫療。透過床邊生命徵象監測設備,病人數據即時傳送至高醫遠距健康照護中心,讓居家照護的品質與安全都大幅提升。2025年,更進一步投入居家靜脈營養照護,為需長期靜脈營養支持的患者設計個別化照護方案,協助他們在醫療團隊的守護下安全返家。

王院長強調,這些努力不僅展現了高醫在跨域的整合,更凸顯在宅醫療的最大價值─讓病人能留在熟悉的家庭環境中,仍獲得完整且連續的醫療照護,真正實現「跨域攜手、共善照護、在宅醫療新未來」的核心精神。

陳金順院長:數位驅動全人整合照護

高雄榮總陳金順院長指出,台灣正面臨快速高齡化與複合式疾病挑戰,未來醫院必須以智慧醫療為核心,建構全方位照護網。高雄榮總成立研創暨智慧醫療中心,導入多項數位應用,包括急診早期警示系統、胸部X光智慧判讀、智能排班系統及免疫療法導航平台。陳院長強調,這些創新都以病患為中心,最終目標是打造全人整合照護平台,讓醫療不只是治病,更能預防與陪伴。

陳院長進一步說明,院方開發的「御曲」跨領域整合健康平台以及智能行動醫療巡迴車,串聯居家、社區、醫院、長照及社福資源,並結合IoT設備進行全天候健康監控,提升醫療透明度與多方協作效率。針對偏鄉、海上及特需族群,院方建構了陸、海、空遠距醫療中心,串聯國內外產學界合作,形成多層次緊急醫療服務網絡,並設計智慧化出院準備流程,全面推動全人整合照護願景。

林宏榮院長:在宅急症照護讓醫療有溫度

奇美醫院率先推動在宅急症照護(HaH+OPAT),採用穿戴式裝置與遠距監控技術,使輕症感染病人在家中安全接受治療,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同時緩解醫院住院壓力。林宏榮院長分享,奇美團隊積極赴日、新加坡交流,汲取在宅醫療及智慧醫療轉型經驗,並結合健保署、衛福部政策,持續推動社區整合型長照與醫療聯繫。林院長指出:「從跨科團隊整合、藥物管理到患者與家屬溝通,數位化流程顯著降低斷點,不但提升醫療效率,更保有濃厚的人文關懷。」

院所領袖齊聚暢談 數位醫療與在宅照護藍圖。圖/高醫附醫提供

馬惠明院長:ICT深耕偏鄉落實醫療平權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推動「雲林智慧醫療區域聯防」,以ICT串接醫院、診所與社區照護。目前已建立「斗六雙星聯防平台」,結合遠距門診、智慧傷口評估、COVID Kids-NET 與救護 5G 平台,透過 IoT 裝置即時監測關鍵個案數據,全天候守護病人安全。馬惠明院長指出,透過急性照護綠色通道與ICT系統整合,近年急性照護患者轉出率由55%大幅降至接近7%,住院率與感染率也明顯降低。他強調,智慧醫療讓偏鄉也能享有醫學中心級的高品質照護,真正落實醫療平權。

蔡明哲院長:在地共學共好,讓偏鄉醫療更有解方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蔡明哲院長指出,偏鄉醫療不能僅靠提升考照率解決人力問題,真正關鍵在於「在地共學共好」。以梨山為例,從市區往返需超過 9 小時,但中山附醫已持續深耕逾10年,結合當地醫療資源,每日派醫師進駐,共同守護居民健康。他強調,這正是未來醫院推動整合式醫療照護系統(IDS)的方向─由醫學中心建立架構、在地團隊協助執行,並透過居家醫療(HH)與數位科技提升效率;在政策支持與年輕世代投入下,這將是一條可行之路。

李偉強理事長:跨層級醫療協作是推動在宅醫療的關鍵

國際醫療衛生促進協會李偉強理事長指出,外界常誤以為醫院之間競爭大於合作,但實際上各層級醫療院所皆面臨相同挑戰─人力不足。美國已推動在宅醫療多年,而台灣在高齡化與少子化壓力下,更需要加速關注此議題,李理事長強調:「醫療進展並非僅仰賴醫學中心,而是必須結合地區醫院、基層診所及政府支持,共同確保病人與醫護人員的安全福祉。」

在此會中,院所領袖一致指出,在宅醫療的核心不僅是「高科技」,更是「高人本」,未來醫院將建立在跨域協作與全人關懷的雙軌並進。未來醫院不僅是硬體升級,更在於數位工具與醫療流程的深度整合,以建立更高效、更平等、同時兼具人文溫度的醫療環境。


Previous Article 童年記憶化身創意IP「鸚鵡人」 張騰遠作品引爆年輕族群共鳴 童年記憶化身創意IP「鸚鵡人」 張騰遠作品引爆年輕族群共鳴
Next Article 韓國無限女神空降麗多森林 一日店長 × 永續應援 點亮台灣觀光新篇章 韓國無限女神空降麗多森林 一日店長 × 永續應援 點亮台灣觀光新篇章

近期消息

南高嘉辦初選 民進黨選對會握17縣市提名權
南高嘉辦初選 民進黨選對會握17縣市提名權
熱門
2025/09/10
藍白縣市長爭補助款 卓榮泰:本周找他們談
藍白縣市長爭補助款 卓榮泰:本周找他們談
熱門
2025/09/10
邱議瑩批柯建銘 王世堅:倚天屠龍出鞘要見血
邱議瑩批柯建銘 王世堅:倚天屠龍出鞘要見血
熱門
2025/09/10
鄭麗文:當選主席立刻建立藍白合作機制平台
鄭麗文:當選主席立刻建立藍白合作機制平台
熱門
2025/09/10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