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新版《財政收支劃分法》上路,財源雖增加超過新台幣4000億元,各縣市分配款卻出現落差,尚有345.5億元未分完,因計算公式設計出錯,多個縣市分配金額不如修法前試算。對此,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公式部分確實有小瑕疵,在本島19縣市和離島3縣市的分母,都是用“全部直轄市及縣(市)”的總數,要針對這個部分修法,因此會盡快針對財劃法小幅度修改。 國民黨團強調,但統籌分配款完全不受影響,是因一般性補助款改申請制、計劃型補助款被中央大刪減,才引發地方縣市反彈。“行政院”不該知法、玩法、亂法。 國民黨團今天召開“財劃爭議! 行政院 不鬧事不會執政?”記者會,由首席副書記長林沛祥、立委賴士葆出席。 針對財劃法第16條之1的分母計算問題,賴士葆在會中表示,的確有小瑕疵,應該將19個本島縣市與3個離島縣市分開計算,“其他部分並沒有問題”,目前馬祖立委陳雪生正在著手修法工作,應該很快就會有共識。 ![]() 賴士葆說,行政院到現在都不提修正版,顯示出行政院就是要繼續拿統籌分配款75%,只想讓地方拿25%。原本的財劃法修法後,是變成中央佔66%,“我們很客氣,還給中央66%”,但行政院不願意提修正版,還在挑三揀四,且直轄市占比從62%降為54%,其中8%挪給縣市政府,這是縮小城鄉差距。 賴士葆提到,地方財源實際就是由“統籌分配稅款、一般補助款、計劃型補助款”所組成,行政院”卻刻意“左邊給一點、右邊砍一點”,現在表面上統籌款變多,但一般性補助款和計劃型補助被砍,地方財源實際並未增加。以台北市為例,表面上統籌分配稅款增加400億元,但一般補助款從138億元銳減為39億元,計劃型補助款更是從230億直接歸零,全部加總後是原地踏步。 林沛祥則批評,一般性補助款是地方政府第一線拿來辦理市政、教育、救助弱勢的錢,行政院卻知法、玩法、亂法,非常不可取。現在全台 22 縣市都遇到相同狀況,全台2350萬人都會因“政院”的知法亂法而權益受損,“中央不能把所有錢都扣在自己手上,集權又集錢”。 林沛祥認為,新版財劃法其實只是統籌分配款的重新分配,全台地方多了4千多億,各縣市首長都認同。但“賴政府”卻將一般性補助款改成申請制,以及計劃型補助款被大幅刪減,都將對地方造成嚴重衝擊,所以這次是一般性補助款、計劃型補助款出問題,才引發地方反彈。(中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