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政
臺東縣政府今(13)日與臺東市公所共同於客家學堂,辦理「臺東客家文化生活節」,並首度舉辦「食藝傳承客家親子創意料理競賽」。客家文化生活節除增進民眾更深入認識客家文化握,同時藉由客家親子創意料理競賽,推廣客家飲食文化、傳承生活美學。活動吸引許多民眾參與外,也有6組團隊參加首度舉辦的「食藝傳承客家親子創意料理競賽」,在道道創意料理烹調中,由六堆團隊奪冠,獲頒獎金6,000元,並由陳銘風市長頒獎鼓勵。
6組參賽隊伍分別推出在傳統中添加養生及創意,結合地瓜與艾草的鹹湯圓、仙草雞湯、樹豆豬腳湯、五色牛汶水與滷味粢粑。除客家特色餐食外,也有同隊製作融入國際色彩的印尼七味燉肉,與加入紅龍果、金沙苦瓜的創意飯糰。在道道具傳統與創意的特色料理中,不但色香味俱全,更讓民眾吃得過癮,大呼好吃。
縣長饒慶鈴與市長陳銘風,也在活動現場捲起衣袖、穿上廚師服,瞬間變身總鋪師,料理客家經典菜色「客家小炒酥皮點心」,藉此讓鄉親們從美食開始,更認識客家文化。
饒慶鈴指出,文化就是要在生活中實踐,臺東縣客家族群約佔2成,是臺東城鄉發展的重要力量。饒慶鈴表示,縣府積極推動與傳揚客家文化,除每年在臺東客家學堂及縱谷地區開設客語認證或客家研習課程,招募輔導180組客語家庭外,8月起將自籌經費在長濱、東河、卑南、太麻里、大武及臺東市等地新設10處伯公照護站2.0,讓全縣伯公照護站達22站,積極傳承發揚客家文化。
饒慶鈴說,美食最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今年特別設計客家親子創意料理競賽,並開放90位現場民眾試吃投票、讓更多人品嘗到鹹香鮮的創意客家美味。
現場另有美食市集、客語互動體驗、闖關遊戲等豐富內容,讓參與者在趣味中深入了解臺東客家族群的歷史與文化。
臺東縣政府民政處表示,這是一場讓客家文化「食」在生活、「藝」在創新的文化饗宴。藉由這場競賽,不僅希望提升民眾對客家飲食文化的參與度,也鼓勵青年及社區力量共同投入文化推廣,為客家精神注入新活力,讓文化傳承持續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