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不只是垃圾,更是生活裡的資源。花蓮縣環境保護局持續推動「廚餘回收三步驟」行動,今年再媒合4處社區加入「廚餘堆肥示範點」計畫,讓廚餘不再只是丟棄的負擔,而是回歸土地的養分。
透過專家學者的現場輔導與實地操作,參與社區不僅學習堆肥技巧,也體驗手作的樂趣。堆肥成品可用於花圃、農地或社區綠美化,讓「吃多少、煮多少、點多少」的觀念從日常生活向外擴散,推動全民減廢行動。
目前花蓮縣已設置14處堆肥示範點,分布於花蓮市、吉安、瑞穗、萬榮、富里、新城、卓溪等地,設施包含廚餘桶、菌種、文書表單與定期巡檢機制,並安排社區間互相觀摩、教學相長,提升堆肥品質與環境衛生。
縣長徐榛蔚表示,輔導社區進行自主堆肥,不僅能有效處理廚餘,更能讓資源回歸自然,打造友善環境。目前各示範點皆已穩定產出堆肥,並應用於農作與綠美化,成果斐然,也有效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對減緩氣候變遷有實質助益。
花蓮縣在113年度廚餘回收處理績效評鑑中獲選為績優縣市,展現地方治理成果。環保局也將持續推動廚餘多元化處理與再利用,讓「廚餘變黃金」不只是口號,而是每個社區都能實踐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