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針對美國在台協會(AIT)近期發言人拋出“台灣政治地位未定”說法,《觀察》雜誌發行人紀欣15日赴立院抗議時,強調美國是最沒有資格質疑《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效力的國家。她指出,這些文件不僅有美國總統親自參與制定並公開承諾履行,更被正式收錄於美國官方條約彙編。她呼籲AIT立即收回不當言論,美方不應自相矛盾,否認自己留下的歷史檔案。
近期,AIT多次針對台灣地位及兩岸局勢發表具爭議言論,甚至提及“台灣地位未定論”,引發海內外高度關注。同時,美國政府對台公開要求擴增軍費、加購軍火,並持續推動軍事合作,強化在印太地區的戰略佈局。此舉引發部分民間團體批評,認為美方正以台灣為地緣棋子,挑動對立,並干涉中國內政。 紀欣指出,1943年開羅會議由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與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共同發表《開羅宣言》,明確決定戰後台灣與澎湖歸還中國。1945年波茨坦會議後,美國總統杜魯門亦重申《開羅宣言》的內容,並呼籲日本無條件投降。她強調,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等於承認並履行將台灣、澎湖歸還中國的條款。 紀欣進一步表示,依據《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的原則,文件是否具條約效力,關鍵在於是否被收錄於該國的官方條約彙編。《開羅宣言》已被收錄在美國國務院1969年出版的《美國1776-1949條約及國際協定彙編》第三冊中,證明其條約地位。杜魯門總統更於1950年記者會明言:“台灣已交還蔣委員長,美國及其盟國在過去四年來已經承認中國擁有台灣主權。” ![]() 紀欣質疑,美國既然在官方檔案與歷史聲明中早已確認台灣屬於中國,如今卻拋出“台灣地位未定論”,完全是自打嘴巴。反觀1951年的《舊金山和約》因未有中國代表出席,對中國並不生效,無法取代《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的法理效力。 紀欣最後強調,兩岸因內戰與外部勢力干擾而分隔至今,但中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從未改變。台灣問題屬於中國內政,最終也將由兩岸中國人自行解決。紀欣呼籲,美方既然標榜“一中政策”,AIT發言人更不該信口開河,否則只會貽笑大方。 (中評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