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小港醫院27週年院慶 以「永續×智能×友善」為核心 邁向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新里程
中山大學EMBA榮登全球百大、蟬聯全台唯一入榜 2026熱烈招生中
第73年南部展  11/14起高雄文化中心展出 徵畫得獎作品企業典藏量為歷年之冠
三接案疑浮報百億 李禮仲:監督採購失靈 國家法治崩解
防詐出新招!嘉市警辦「微森林手作課」 超療癒也守護荷包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金屬中心氫能科技轉譯落地 互動展品進駐科工館
文教

金屬中心氫能科技轉譯落地 互動展品進駐科工館

王 承綸
王 承綸
Published: 2025/09/16
Share
10 Min Read
金屬中心氫能科技轉譯落地 互動展品進駐科工館
金屬中心氫能科技轉譯落地,互動展品進駐科工館。(記者王承綸/攝)
分享文章
圖説:金屬中心副執行長武威宏致詞。(記者王承綸/攝)

金屬中心今(9/16於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舉辦「氫知未來•科技扎根」教育行動日,邀請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副校長郭俊賢及「氫能燃燒工業應用暨高壓輪儲技術聯盟」成員良聯工業、首銳銲材、Bronkhorst、東和鋼鐵、沅亨興業等業者共襄盛舉。活動設有技術展示、互動體驗與導覽講解,吸引國中小師生參與,透過實際操作,學生親身理解氫氣的製備、儲存與應用,讓氫能不再只是工程術語,而是學生能參與、提問與理解的科技議題。

圖説: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館長李秀鳳致詞。(記者王承綸/攝)

金屬中心副執行長武威宏指出,中心透過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專計畫,聚焦氫氣輪儲與工業燃燒兩大主軸,推動關鍵裝置開發與應用落地。由計畫主持人林恒育處長帶領團隊,首創「可變混氫比例燃燒器」可依產業需求彈性調整氫氣比例,應用於鍋爐與工業爐,協助工業製程減碳轉型;另建置之高壓氫輸儲技術,導入抗氫脆銲接與耐滲處理技術,可確保產線與鍋爐設備在高壓與高溫下的運作情境,依然穩定、安全、不易洩漏。更將中心開發的技術轉化為教具導入科工館,透過互動展示讓學生理解氫能應用,實踐科技轉譯與科普教育的使命,也呼應「科技扎根」的行動精神。

圖説:金屬中心副執行長及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館長,共同開啟儀式。(記者王承綸/攝)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館長李秀鳳表示,這次與金屬中心合作舉辦教育行動日,是一次從技術研發走進學生視角的重要實踐。科工館作為公共教育場域,重視如何讓能源議題被「真正理解」。因此特別邀請高雄科技大學潘俊仁助理教授提供製氫與儲氫互動裝置,讓學生在實作中探索氫能的原理與應用,在遊戲中學習科技、在體驗中認識能源。科工館一向重視把科技變得容易理解、貼近生活,這次透過教育行動日,讓學生對「氫能源」的想像不再抽象。

圖説:貴賓手拿全息投影合照。(記者王承綸/攝)

未來金屬中心也將持續深化與產業聯盟的合作,串聯材料、製程、設備與應用等環節,推動更多場域驗證與示範應用落地。同時也將延續本次教育行動日的成果,透過「研發法人+教育場域+產業鏈」三方協作,打造一套可複製、可擴散的氫能推廣模式,讓氫能從技術走向應用、從產線走入日常,逐步培養全民對綠色能源的理解與參與,為臺灣邁向淨零轉型扎下厚實基礎。

Previous Article 【有片】龍潭騎士遭轉彎汽車擊落 連人帶車噴飛 【有片】龍潭騎士遭轉彎汽車擊落 連人帶車噴飛
Next Article 靈鷲山水陸法會「幽冥戒」莊嚴舉行 心道法師與信眾共同為世間祈福 靈鷲山水陸法會「幽冥戒」莊嚴舉行 心道法師與信眾共同為世間祈福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