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語老師 你在哪兒?

屏東時報
7 Min Read
客語老師 你在哪兒?
客語老師 你在哪兒?
分享文章

文/黃麗芬 2025-09-15

教學,還是守護文化?

聽到一些老師告別教職的故事,我不禁想起自己作為客語老師的日子。每一次面對學生、課程、教材,心裡都在問自己:「我是在教語言,還是在守護文化?」我喜歡教客語,但現實總在搖晃:「你要影響幾個班的學生?還是希望生活中都能聽見客語的聲音?」

誰看得到我們的勇氣?

不少人讚嘆我們的耐心與熱情、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但沒有人真正知道,我們不只是教學的勇氣,更要面對薪資過低、尊重不足、腔調限制、福利被漠視等困境。每堂課像對空氣說話,自言自語中還在拼湊散落的文化拼圖,生怕下一代連自己的根都找不到。

有人會說:「不喜歡就別當客語老師。」這份熱情不是選擇,而是責任!投入客語教學,是為了讓下一代認識自己的根,讓語言活起來,不是為了名利。

光被制度吞噬

當然,也有人失望地離開了。新聞媒體寫著「年輕人都不願當老師」、「現職老師不願教本土語」、「全臺教師荒」。可他們不知道,每一位離開的老師,都曾心中有夢、眼裡有光,帶著滿滿的熱情而來,然而制度與環境慢慢吞噬那份光,如晨曦最亮的星,被霧氣掩去。

日常的困境

客語老師的日常是:跨校奔波,像趕場的演出,有時一校只有一、兩節課,腔調不同卻混班的學生也要兼顧,每堂課都像用細針縫合文化的裂縫。我們守護的不只是語言,更是文化的魂魄。每一次學生開口說起母語,就像春天第一縷暖風,讓我們微微發亮。

老師,也是人

老師,也是人。我們渴望自由選擇、被尊重,渴望生活不只是課務忙碌,更希望薪資足以維持家計,仍能滿懷熱情去教下一代。

站出來,為文化發聲

客語老師,你在哪兒?你還在教室裡燃燒教育熱情,還是默默守護文化,在沉默中流淚?

我們需要彼此的聲音,需要社會支持,需要制度正視。沒有客語老師,文化的聲音就會越來越微弱,最終消逝。我們仍然可以選擇——教學可以延續語言,人生可以延續熱情。

客語老師,你在哪兒?請站出來,讓我們一起大聲說話,為自己,也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