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打造智慧防災新戰力 基隆消防局展現救災新能量

江 育銓
10 Min Read
無人機打造智慧防災新戰力 基隆消防局展現救災新能量
無人機可進行救災任務。
分享文章

外交部國際傳播司《Taiwan Review》(台灣評論)記者鍾孟學先生於9月15日專程前往基隆市消防局,針對「無人機智慧防災救災」專題進行採訪,由消防局長游家懿接受專訪,分享基隆市在無人機救災運用上的各項實績。

《台灣評論》(台灣評論)專訪基隆市消防局。

基隆市消防局自105年成立「無人機小組」以來,積極將科技能量導入消防救災工作。歷經花蓮地震、普悠瑪列車出軌、黑鷹直升機失事等重大事件,第一時間皆派遣空拍機隊投入災情蒐集,協助指揮官即時判斷情勢,累積了寶貴的實戰經驗,也成為發展無人機救災的重要基石。

使用場景進行現場。

108年起,消防局推動無人機專業人員訓練,並擴編至32人編制,培養具備操作與戰術應用能力的專責隊伍。109年度更完成10架無人機派遣能量,同年4月正式成立「空拍機隊」,正式將無人機列為系統化、常態化的救災工具。

今年7月,消防局進一步成立「無人機志工隊」,由一群在社會各行各業的熱心民眾組成,經過訓練與考照,目前已有35人合格志工,並持續輔導新進12位志工考取證照納入編制,期許能夠支援空拍機搜索救援勤務,成為民力參與公共安全具體實踐的最佳示範。

基隆市消防局建立無人機隊。

目前消防局配有14架無人機,並已導入影像直播系統,可將災情畫面即時回傳至無人機控制中心、119指揮科及應變中心,讓決策者能即時掌握現場狀況,迅速下達正確指令,大幅提升救災效能。

投擲型無人機急救攜帶物資前往指定地點。

在動態展示部分,在「無人機控制中心」安排了多項演示。首先,由模擬無人機進行山域救援,透過AI自動辨識影像偵測出受困者,並即時回傳GPS座標。接著出動投擲型無人機攜帶急救物資前往定位地點,模擬為受困者提供緊急物資補給,爭取黃金救援時間。

專訪人員與消防局長合影。

消防局長游家懿強調,「新興科技」與「民間力量」是防救災的兩大利器。面對未來各種挑戰,唯有不斷強化這兩股力量,才能建立起堅實的城市防護網。無人機隊的運用突破了地形與空間限制,大幅提升基隆市在山難、海難等複雜環境中的救援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