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586/記者黃秀卿報導】早晨的校園灑滿金色陽光,孩子們圍繞在課桌旁,手中拿著木頭,輕輕觸摸、仔細觀察;即便害羞,也勇敢回應老師的提問。小小的手握住鑽孔機把手,眼神專注得不眨一下,彷彿整個空間都安靜了下來。看著一張張充滿成就感的純真笑臉,沁木手作團隊深刻感受到,這不只是木工體驗,而是一場能讓孩子眼睛發光的教育旅程。
今年9月,沁木手作走進彰化芳苑鄉草湖國小與二林鎮育德國小,展開偏鄉公益課程。草湖國小正迎來80週年校慶,校長林昭青積極奔走,為孩子爭取資源與榮耀;育德國小校長林志汀則盼望引進在地手作師資,開拓孩子視野。兩所學校不畏限制,用心讓孩子獲得動手創作的機會。這些課堂,不僅是木工體驗,更是一座橋梁,連結偏鄉孩子與更寬廣的世界。
沁木相信,每一堂木藝課程,不只是完成一件作品,而是一顆「善的種子」種進孩子心田。透過木作,他們學會專注、耐心與創造力,也懂得木材能被賦予新生命,而自己同樣能用雙手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
從小車庫起步,到走過第一個十年,沁木手作始終堅持「環保、創新、服務」的核心價值。創辦人謝錦慶原本是一名監所職員,因熱愛木工而勇敢轉身。2014年,他參加比賽奪得首獎,成為品牌誕生的起點。歷經十多年摸索與學習,2022年即便面對疫情衝擊與家庭挑戰,他仍不曾停下腳步,最終迎來全新工廠空間,開啟更廣闊的發展。
除了品牌成長,謝錦慶始終關注教育與社會議題。他發現偏鄉孩子缺乏動手實作的機會,而大量木材餘料被丟棄、焚燒,不僅浪費,更造成環境污染。於是,他決定把木作專業轉化為公益力量,把木藝教育帶進校園,用木頭的溫度傳遞希望。
「在一刀一削之間,我們留住時間的溫度;在一次次相遇裡,我們傳遞彼此的祝福。」謝錦慶表示,「從孩子到大人,從課堂到日常,我們用木作點亮眼神裡的光,也把剩下的木屑與餘料,化為社會的溫暖。」
走過十年,沁木手作從廢木回收、手工筆與禮品設計,到親子課程與公益服務,始終守護「環保、創新、服務」的初心。邁向下一個十年,品牌將持續推廣木作教育與永續理念,讓手作精神與溫暖力量,深入更多孩子與社區生活中。沁木手作也誠摯邀請更多夥伴一同加入,讓木藝教育走進更多孩子的生命。圖/業者提供
延伸閱讀:【焦點傳媒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