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有多少吸毒人口?桃園市會稽國中校長李文義昨(17)日在大園國中舉行的一項「七合一反毒宣導」中指出,目前全世界有逾3億的吸毒人口,顯示毒品氾濫嚴重。他提醒小朋友要遠離毒品,切勿因一時好奇或他人誘惑,而誤觸吸食毒品上癮,影響身心健康甚至於猝死,應該勇敢地向毒品和霸凌說不!他也特別舉例說明校園與網路的霸凌形態,並進行反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呼籲小朋友切勿霸凌同儕以免觸犯刑法。
「七合一反毒宣導」是由財團法人圓光文教基金會舉辦,由各級學校申請派遣專業反毒講師,分赴各校進行「七合一反毒宣導」(拒毒、反霸凌、反詐騙、拒菸、拒笑氣、拒檳榔、拒酒精)宣講,30年來,每年連同社區約有200多場,頗獲各校的好評。昨日下午會稽國中校長李文義接受圓光基金會邀請,利用公餘到大園國中客串宣導,校長楊震秋到場致意,學務主任謝向棠、生教組長陳聖典全程陪同,現場約有400餘位師生到場聽講,體育館座無虛席。

李文義強調,毒品有很大的後遺症,包括:腦出血休克致死、幻視幻聽語無倫次;心臟衰竭,心痛到生不如死;尿血塊、膀胱萎縮包尿布。而且新興毒品大多為二、三級混合性毒品,危險性更高,嚴重會致死。
毒品藏在哪裡?李文義指出,可能在網路、網咖 撞球間、酒店、Motel、交友APP販售,他提醒小朋友,在任何場合切勿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飲料、糖果,一旦離開視線也不要再繼續食用,以免發生意外。
李文義也表示,毒品外觀千奇百怪,經常被偽裝成食品或飲料,小朋友要提高驚覺。他指出,毒品被偽裝成茶包、果凍、糖果或巧克力,不是新鮮事。曾有媒體報導的案例,同學請吃軟糖竟染毒;也有小朋友遊墾丁時,疑誤食毒品果凍,昏睡22小時。

李文義也跟小朋友進行法治教育。他指出,跟毒品扯上關係就GG了。持有毒品最高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施用毒品最高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轉讓毒品最高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販賣毒品最高可處死刑。
什麼是霸凌(Bullying)?李文義也提到校園常見的羈凌,他表示,根據Olweus(1993:9)的定義,係指一個學生長時間、重複地被暴露在一個或多個學生的負面行動中,並進行欺負、騷擾·或被鎖定成為出氣筒的情形即為霸凌。
校園羈凌包含各種模式的欺負行為,例如透過替同學取綽號或者開黃腔的「言語霸凌」,推擠拉扯甚至拳打脚踢的「肢體霸凌」,而且霸淩甚至還會惡化成為更為嚴重的犯罪行為,例如對異性毛手毛腳、將被欺負的同學關在廁所或者掃具間、恐嚇勒索、甚至是打架等行為。他也將校園霸凌者與被羈凌者及旁觀者的角色,分別以小朋友熟悉的日劇卡通人物胖虎、小夫與大雄代表。小朋友都露出會心的一笑。

有些人在網上看到同學被霸凌,可能會因為覺得好玩而加入霸凌的行列,也有些人會害怕若站出來制止,自己反會變成被攻擊的對象,而不敢作聲。到底怎麼做才能保護自己,又可以讓霸凌的行為停止?李文義提供小朋友下列3點處理方式:
一、不加入霸凌的行列:網路的特性就是訊息傳播迅速且無遠弗屆, 因此不散播訊息、停止轉傳、不八卦、不跟著一起霸凌就是一種協助。
二、找老師或家長幫忙:把你看到的、知道的一切對信任的大人說,請老師或家長幫忙處理。不是要當「報馬仔」,而是希望不雅或攻擊的言語可以停止被散播,實際幫助被霸凌的同學。
三、伸出援手友愛同學:被霸凌的同學一定很難過,大家可以陪伴他、當他的朋友,一起聊天、找他出去玩,讓他知道他並不孤單。
最後,李文義指出,大家或許不能像超人那樣行俠仗義,也未必敢挺身而出,但若能嘗試以上的方法對人伸出援手,就是一種正義勇敢的表現,對被霸凌的同學來說,都是很正向的支持力量,也絕對是值得被肯定和鼓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