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新竹市新創動能全開 2025 Meet Taipei「晶鏈新竹」專館展現科技實力
行政院版財劃法草案 確保高雄三大財源不減少 兼顧區域均衡發展
世界盃沖繩冰啤挑戰賽登場!貓下去攜手Orion邀你歲末狂歡
2025高雄咖啡節 凹子底11/22、23飄香登場 金牌咖啡職人齊聚 一站品味手沖、甜點與生活選物
今年的菊展不一樣!士林官邸跨界藝術、宮廟文化 打造最台味花藝盛宴
02.Banner_工作區域 1-F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全台電力吃緊 業者籲政府明確規劃儲能與合理價格機制
合作媒體

全台電力吃緊 業者籲政府明確規劃儲能與合理價格機制

商傳媒
商傳媒
Published: 2025/09/19
Share
11 Min Read
全台電力吃緊 業者籲政府明確規劃儲能與合理價格機制
全台電力吃緊 業者籲政府明確規劃儲能與合理價格機制
分享文章

Contents
  • 容量費過低 電能補償不足
  • 需求曲線檢討與強化社會認知
  • 政策目標與儲能永續經營

近期台灣電力系統面臨多重挑戰。興達電廠火警事故導致新 1 號機暫停發電,隨後林口電廠 2 號機故障跳脫,16 日又傳出林口 1 號機破管事件,短短時間內已有三部主要機組相繼停機,全國夜間尖峰備轉容量率一度降至 3.8%,今年首度亮起「供電警戒」橘燈,顯示供電情勢趨於緊繃。另在去年的 0403 大地震中,若非儲能系統即時投入運轉,協助穩定電網頻率並防止機組解聯,停電規模恐將進一步擴大。上述案例再次突顯,即時可調度的儲能系統在維持電網穩定與確保供電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容量費過低 電能補償不足

有業者反映,近期台電對儲能的調度次數明顯增加,部分情況甚至讓系統超過電池荷電狀態(SOC)下限運行,這可能影響電池壽命,同時也反映出電網在高壓狀態下的挑戰。台電則多次強調「有儲能,電網就有後盾」,並持續推動新機組與儲能建設,目前全台儲能系統約有 160 萬瓩、虛擬電廠亦達 50 萬瓩,確實提升了電網調度的彈性與韌性。不過,現行市場制度仍有待優化,例如 dReg 調頻備轉容量費率長期趨近於零,而 E-dReg 電能移轉複合動態調頻備轉的容量費近期也出現 0 元得標的情況,使得業者在永續經營上面臨一定壓力。  

114年 年 9 月 18 日,E-dReg 民間供給量 845.1 MW,超過需求曲線 808.5 MW,正式進入 零元投標;而 dReg 自去年 1 月起已持續 零元投標逾 1 年半,顯示儲能價值未獲合理反映。
114年 年 9 月 18 日,E-dReg 民間供給量 845.1 MW,超過需求曲線 808.5 MW,正式進入 零元投標;而 dReg 自去年 1 月起已持續 零元投標逾 1 年半,顯示儲能價值未獲合理反映。

需求曲線檢討與強化社會認知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儲能業者的投入與即時調度,確實在穩定電網、確保民生用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技術的進步,儲能系統的安全性與可靠度已大幅提升,全台多處大型儲能設施也已穩定運行多年。主管機關更建立了完整的消防、地目、法規與驗證配套,並要求營運中的儲能每兩年必須通過技術檢核,其標準甚至高於許多鄰近國家,足以確保發展的安全無虞。

因此,儲能已不再是「可有可無」的選擇,而是守護國家能源安全、確保系統韌性、避免全面缺電風險的唯一解方。既然儲能已被視為支撐能源轉型與供電安全的重要基礎,市場制度與補償機制亦需逐步調整,唯有如此,才能確保儲能持續發揮其價值,進一步增強系統韌性,讓台灣的能源轉型道路更加穩健。

政策目標與儲能永續經營

政府目前雖已規劃 500MW 光儲、500MW dReg、500MW E-dReg,共計 1.5GW,但與國發會早先提出 2030 年應達 3GW 的目標相比,仍存在顯著落差。這不僅顯示政策目標與實際需求之間有差距,也讓業者在投資與規劃上缺乏明確方向。同時,市場制度設計問題亦逐漸浮現。當前容量需求曲線與價格機制並不合理,容量費率若長期趨近於零,調度電能費僅約 2.5 元/kWh,遠低於高壓用電(9.39 元/kWh)及特高壓用電(8.69 元/kWh)的水準。這樣的價差無法反映儲能在充放電過程中的實際成本,若缺乏健全的價格與補償機制,儲能產業將難以永續經營,甚至在天災或機組跳機等緊急狀況下,失去其應有的能源安全支撐功能。

台灣儲能發展的關鍵並不僅在於裝置總量的提升,更在於政策透明與市場合理。唯有「需求清晰、價格合理」,才能推動產業穩健發展,進而打造兼顧供電穩定、能源安全與基礎架構健全的能源轉型之路。

(圖/業者提供)


Previous Article 當亞洲媒體大亨陳佑昌  巧遇 中山 × 同濟EMBA 當亞洲媒體大亨陳佑昌 巧遇 中山 × 同濟EMBA
Next Article Defender經典車展南紡購物中心登場 最頂旗艦OCTA展間同步亮相! Defender經典車展南紡購物中心登場 最頂旗艦OCTA展間同步亮相!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