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獨家專訪】活佛-巴麥欽哲(黃英傑)捍衛清白與傳承威信,向惡意抹黑正式提告!提出三點澄清
綠色新政破局 碳稅成世紀騙局?
第16屆金音創作獎入圍名單揭曉 共4052件作品參賽 112件作品角逐21個獎項
北市推動女性自我照顧元年 年度成果發表展現「好好過日子」行動力
川普與習近平通話談TikTok案 熱線議題還包括輝達、關稅休戰等 美英簽「科技繁榮協議」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墨新聞 MORE News > 合作媒體 > 新北市打造低碳旅遊新典範,三條綠色路線行程串聯環境教育與在地文化
合作媒體

新北市打造低碳旅遊新典範,三條綠色路線行程串聯環境教育與在地文化

台灣郵報
Last updated: 2025/09/19 15:06
台灣郵報
Share
17 Min Read
新北市打造低碳旅遊新典範,三條綠色路線行程串聯環境教育與在地文化
新北市打造低碳旅遊新典範,三條綠色路線行程串聯環境教育與在地文化
分享文章

【記者 薛郁雯/新北報導】為積極響應全球淨零排放趨勢,新北市政府攜手跨單位合作,結合中央與社區,推出三條結合在地特色與永續精神的「低碳綠色旅遊」行程。三條路線分別是「水源茶香‧坪林低碳漫遊」、「藝境新北‧三峽時光慢旅」、「鐵道綠跡‧雙溪貢寮人文走讀」」。這三條綠色行程皆依據國際標準 ISO 14067 進行碳足跡盤查,並由專業機構核算與驗證,數據透明可查。針對不可避免的碳排放,市府則購買 Verified Carbon Standard (VCS) 認證碳權進行抵換,實踐真正的低碳旅遊。

%E8%A7%80%E5%85%89%E6%97%85%E9%81%8A%E5%B1%80%E6%A5%8A%E5%AE%97%E7%8F%89%E5%B1%80%E9%95%B7%EF%BC%88%E4%B8%AD%E6%8E%92%E5%8F%B33%EF%BC%89%E3%80%81%E8%87%BA%E5%8C%97%E6%B0%B4%E6%BA%90%E7%89%B9%E5%AE%9A%E5%8D%80%E7%AE%A1%E7%90%86%E5%88%86%E7%BD%B2%E5%8A%89%E7%A7%80%E9%B3%B3%E5%88%86%E7%BD%B2%E9%95%B7%EF%BC%88%E4%B8%AD%E6%8E%92%E5%8F%B34%EF%BC%89%E8%88%87%E5%AA%92%E9%AB%94%E6%9C%8B%E5%8F%8B%E5%8F%8A%E6%97%85%E9%81%8A%E6%A5%AD%E8%80%85%E9%BD%8A%E8%81%9A%E5%9D%AA%E6%9E%97%EF%BC%8C%E9%96%8B%E5%95%9F%E6%96%B0%E5%8C%97%E5%B8%82%E7%B6%A0%E8%89%B2%E6%97%85%E9%81%8A%E6%96%B0%E9%87%8C%E7%A8%8B%E7%A2%91 1
圖說:觀光旅遊局楊宗珉局長(中排右3)、臺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分署劉秀鳳分署長(中排右4)與媒體朋友及旅遊業者齊聚坪林,開啟新北市綠色旅遊新里程碑。(圖/主辦單位位提供)

其中,「水源茶香‧坪林低碳漫遊」是一場生態與文化的深度對話。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特別與臺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分署合作,帶領遊客走訪環境教育中心,了解水源保護的重要性。在坪林茶鄉,不僅能品嚐在地風味,更能親手體驗製茶,感受人與土地的緊密連結。用行動取代高碳排的自駕,讓綠意從心底蔓延到旅程的每個角落。旅程串聯在地特色店家、環保餐廳與文化場域,讓旅遊成為支持地方產業的力量。透過青年導覽、茶農互動與文化走讀,旅客不僅看見風景,更看見地方的故事,並將消費轉化為地方產業的正循環。

行程從北勢溪沿岸展開,參與者走訪臺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分署實地了解「水從集水、淨化到進入大臺北約600萬用戶」的完整過程。透過專業人員導覽,民眾不僅直觀感受專業技術如何守護飲用水安全,更深刻體會保護山林與水土的重要性。這樣的環境教育,不再只是書面宣導,而是透過身體力行加深印象。

Collage 20250918 205712 012417
圖說:參與者走訪臺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分署參觀,實地了解「水從集水、淨化到進入大臺北約600萬用戶」完整過程。(圖/薛郁雯 拍攝)

中午安排在「坪感覺 Just Pinglin 茶食農創空間」用餐,更是一次視覺與味覺的驚喜。店內以溫潤木質為主調,搭配大片落地窗及大量乾燥花卉佈置,映照著山城的綠意與溪谷景色,氛圍悠閒而清新。餐食設計巧妙融入坪林茶葉,茶香滷肉飯、包種茶米飯與創意茶點都讓人一口驚艷,既能品嚐食材原味,又能體驗茶與料理融合的巧思。

Collage 20250919 131354 012401
圖說:「坪感覺 Just Pinglin 茶食農創空間」店內以木質元素搭配大片落地窗,映照山城綠意,遊客邊品嚐茶香料理,邊享受悠閒氛圍。(圖/薛郁雯 拍攝)

坪林老街保留著濃厚的懷舊氛圍,石板路蜿蜒兩側是百年店舖與在地小吃。走進老街,總忍不住被一間間小店吸引,這裡沒有都市的喧囂,多的是慢活的節奏與人情味。有人停下腳步挑選在地茶葉伴手禮,有人則被手作點心的香氣勾住,買上一包熱呼呼的茶葉蛋邊走邊嚐。還有旅客細心挑選茶文創商品,像是茶糖、包種茶、茶香袋,帶回家就能把旅行的味道延續下去。這些購買不只是「帶走一份紀念」,更是支持在地小農與青創的具體行動,讓旅程更有溫度。

Collage 20250919 131632 012345
圖說:透過走讀體驗坪林老街傳統老店及在地文化。(圖/薛郁雯 拍攝)

在老街有一家新開幕的「有種茶」複合茶空間,讓人驚艷。為了讓茶業的產銷結構有更多新的可能,「新北市坪林青年茶業發展協會」於2023年成立合作社,又在2024年促成「有種茶」複合茶空間實體店面開幕。店內用大面積深藍色木質隔窗搭配白牆設計,營造出英式極簡風格的小巧空間。這間店由在地茶農和返鄉青年經營,希望用新創思維活化茶文化,因此推出多款創意茶飲與茶文創商品。其中最受矚目的威士忌包種風味高粱包種,把茶香與酒香結合,喝起來層次豐富;而冷凍包種茶則在一口之間釋放沁涼清甜,成為遊客必嚐的夏日消暑首選,店裡還能挑到各種茶文創小物,把坪林的茶意帶回日常。

Collage 20250919 131956 012329
圖說:老街新亮點「有種茶」是返鄉青年經營的創意茶飲店,結合茶文創商品,將傳統茶文化轉化為新潮日常。(圖/薛郁雯 拍攝)

午後行程安排在「新峯友茶」茶園參與「採茶到炒茶」的完整體驗。走進層層疊疊綠意盎然的茶園,茶園主人詹承得向參與者解說綠茶與烏龍茶的採摘差異後,大家背著竹簍彎腰採葉摘下鮮嫩茶菁體驗一下茶農的辛苦,隨後茶園主人還指導遊客親自翻炒、揉捻,完成的茶葉成品隨著高溫沖泡浸潤後茶香漸漸釋放,不僅聞得到芬芳,更真切理解一杯茶背後的工夫與心血。

Collage 20250919 132207 012304
圖說:「有種茶」理事主席詹承得作為「新峯友茶」第五代主理人,帶領遊客於自家茶園親手採摘茶葉(圖/薛郁雯 拍攝)

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局長楊宗珉表示,綠色旅遊不只是一次性的活動,而是為企業與旅客打造的永續平台。每一趟行程的碳排放都經過盤查與抵換,讓減碳不再是口號,而是看得見的具體成效。他也誠摯邀請企業將綠色旅遊納入 ESG 策略,讓員工旅遊成為企業與地球雙贏的投資。

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誠摯邀請各界企業與民眾共襄盛舉參與「綠色旅遊」。詳細遊程資訊可至環境部「淨零綠生活資訊平台」及合作旅行社報名查詢。讓我們共同努力,讓每一次的出遊,都成為對環境友善的加分選擇,攜手邁向淨零永續的未來。

更多活動資訊,請上新北市觀光旅遊網或追蹤「新北旅客」Facebook粉絲專頁,掌握最新消息。新北市觀光旅遊網:https://newtaipei.travel/
「新北旅客」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tctour/

Previous Article 「一路旗海、滿城喜氣」  中市府喜迎僑胞回台共度國慶 「一路旗海、滿城喜氣」 中市府喜迎僑胞回台共度國慶
Next Article 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訪台中市府 盧秀燕:盼共同支持台灣產業 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訪台中市府 盧秀燕:盼共同支持台灣產業

近期消息

川普與習近平通話談TikTok案 熱線議題還包括輝達、關稅休戰等 美英簽「科技繁榮協議」
川普與習近平通話談TikTok案 熱線議題還包括輝達、關稅休戰等 美英簽「科技繁榮協議」
熱門
2025/09/19
郝龍斌登記參選陪同卡司強 主打無私藍白合
郝龍斌登記參選陪同卡司強 主打無私藍白合
熱門
2025/09/19
民進黨否定台灣光復 蕭旭岑:甘當戀殖份子
民進黨否定台灣光復 蕭旭岑:甘當戀殖份子
熱門
2025/09/19
沈政男嗆徐國勇不敢喊台灣地位未定論後半句
沈政男嗆徐國勇不敢喊台灣地位未定論後半句
熱門
2025/09/19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