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感火車來大甲芋見幸福」熱閙登場 邀民眾體驗農村風情 品味在地芋香
秋日書香 × 城市綠意 市民野餐日北屯區廍子公園11月2日登場!
台中觀旅局出席全球城市觀光高峰會 展現永續觀光行動力與國際合作成果
周杰倫促成的浪花兄弟 睽違15年後再度合體
10歲霹靂舞神童NANA登《舞夠瘋 安麗盃世界霹靂舞大賽》展現Breaking精神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響應「國際失智症日」 呼籲全民重視大腦健康 | 焦點時報
合作媒體

響應「國際失智症日」 呼籲全民重視大腦健康 | 焦點時報

焦點時報
焦點時報
Published: 2025/09/22
Share
8 Min Read
響應「國際失智症日」  呼籲全民重視大腦健康 | 焦點時報
響應「國際失智症日」 呼籲全民重視大腦健康 | 焦點時報
分享文章

響應「國際失智症日」  呼籲全民重視大腦健康 | 焦點時報

(焦點時報/鄒志中報導)      每年9月21日,全球共同迎接「國際失智症日」!為打造失智友善社會,提升公眾對「失智症」的認識,台中市政府呼籲社會各界給予「失智症」患者與照顧者更多關懷與支持。為響應此國際倡議,國際失智症協會更將2025年國際失智症月主題訂為「關心提問,理解失智」,鼓勵台灣民眾主動探詢、深入理解,進而提供溫暖而有力的協助。

臺中市衛生局局長曾梓展指出,為積極響應國際失智症月,台中市政府於九月期間推出一系列多元且創新的宣導行動。透過與公車業者合作,在涵蓋台中市山、海、屯區共20條路線的車體上披掛醒目廣告;同時,在台中捷運文心崇德、文心櫻花、水安宮、文心森林公園及豐樂公園…等主要車站的LED電視牆播放宣導短片,並於捷運車廂內張貼廣告,讓「失智友善」的理念,在台中市民的日常通勤中潛移默化地深入人心。

臺中市衛生局強調,全球高齡化浪潮下,「失智症」已然成為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本世紀最具挑戰性的公共衛生議題之一。統計數據令人警醒:全球每年新增近1,000萬名失智症患者,平均每3秒就有1人確診。雖然目前醫學上尚無特效藥或特定飲食能百分之百預防失智症,但科學研究已明確指出,透過日常生活中的積極管理,我們能有效延緩「失智症」風險,維持大腦的活力與健康。專家建議,預防「失智症」可從以下「健腦」策略著手:

活化大腦: 多學習、多思考、保持好奇心,持續刺激大腦神經連結,培養思考習慣。

規律運動: 每日至少30分鐘的中強度有氧運動,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提升大腦機能。

均衡飲食: 選擇低熱量、低鹽、高纖的健康餐食,並減少高油、高糖攝取,守護心血管與大腦健康。

豐富社交: 積極參與社區活動,保持人際互動,有助於降低憂鬱及孤立感,維持心理健康。

這些生活習慣不僅是預防「失智症」的關鍵,更是提升整體生活品質的基石。

臺中市衛生局補充說明,台中市政府始終致力於完善失智症照護服務網絡,努力打造一個從預防到支持、從居家到機構的無縫照護體系。目前全市已設置48處失智據點、10家失智共同照護中心、497處巷弄長照站及151家混合型日照服務機構,並創新成立3家失智團體家屋與13處長照及身障家照共融據點,提供多元且在地的照護服務。

此外,為推動「失智友善城市」理念,台中市政府更積極招募超過8萬2,000位「失智友善天使」及近1,750家「失智友善組織」,透過跨部門、跨場域的協作,逐步建構起一個全面性的社會支持系統,讓「失智友善臺中」的目標成為真實。

欲了解更多「失智症」預防與照護的詳盡資訊,歡迎至臺中市衛生局官方網站或官方粉絲專頁「臺中市衛生局–健康小衛星」查詢。

Previous Article 中信飛牡蠣電競隊3:0完封對手 問鼎LCP冠軍 18歲小將HongQ摘FMVP 期待10月挑戰世界賽 - 臺灣郵報 中信飛牡蠣電競隊3:0完封對手 問鼎LCP冠軍 18歲小將HongQ摘FMVP 期待10月挑戰世界賽 – 臺灣郵報
Next Article 新北紀錄片獎、波士頓台灣影展深化合作  「新北日」感動波士頓觀眾 新北紀錄片獎、波士頓台灣影展深化合作  「新北日」感動波士頓觀眾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