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報導/中國國民黨主席候選人、前台北市長郝龍斌23日受訪時表示,黨主席不是立法委員、也不是媒體上的名嘴,而是要能夠團結黨內、結合在野,具備公信力與執行力。他強調自己在行政與黨務上都有經驗,有信心能成為一位“團結型”的黨主席,帶領國民黨走向勝選,並指出2028大選若衹有台中市長盧秀燕表態,可透過徵召處理;若立法院長韓國瑜或其他人也具高度支持度,則須建立公平透明的機制,產生最強候選人。 隨著國民黨主席選舉臨近,外界關注黨務發展與領導定位。中國國民黨主席候選人、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日前批評郝龍斌“搞不清楚軍公教退休金性質”,而中國國民黨主席候選人、前立委鄭麗文則積極爭取軍系與地方支持,展現不同策略。面對黨內各方競爭,郝龍斌選擇以“穩定與團結”作為主要訴求。 對於年金政策,郝龍斌強調自己“非常清楚”,並堅定支持國民黨黨團版本,主張停砍軍公教年金,維護退休人員權益,確保生活保障。他表示,黨主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維護軍公教同仁的待遇,回應他們過去對國家的奉獻。 至於黨員結構,針對外傳有大戶代繳黨費,新增八千名黨員的質疑,郝龍斌回應,目前具投票權的黨員約有33萬人,八千雖然是不小的數字,但與總體相比仍有限。他強調,黨員繳黨費是行使黨權的權利,不應被貼上標籤,主席選舉是靠一票一票投出來,必須爭取最多支持才是正辦。 ![]() 在黨主席角色定位上,郝龍斌表示,他不是“靠鬥性起家”的政治人物,而是憑藉執行力與公信力贏得信任。他認為,黨主席要能整合資源、凝聚力量,將黨員與在野力量結合起來。他重申,自己是一位“團結型”的政治人物,有信心以執行力帶動國民黨改革與發展。 針對2028大選提名問題,媒體詢問若立法院長韓國瑜支持度若超越台中市長盧秀燕是否可能被徵召。郝龍斌回應,目前盧秀燕是眾望所歸的人選,若衹有她一人表態,徵召即可;但若有多人競爭,則必須建立公平、透明、合理的機制,產生最強候選人。他強調,沒有民主就沒有真正的團結,過去2020與2024大選的失敗,就是因為缺乏互信與合理的提名機制,自己參選的使命之一,就是要終結“地方選舉小贏、大選大輸”的宿命。(中評社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