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東海大學70週年校慶登場 「牛奶節暨玫瑰園開幕」 展現教育與城市共榮新願景
中市加碼飼料差額補助!攜手中央第二輪防疫強化 盧市長:啟動「四大防疫支持方案」
國軍漏夜進駐台中非洲豬瘟案例場支援清消工作 農業局長赴現場慰勞致謝
「埤頭一騎High起來」登場 18公里親民路線逍遙遊
因應禁運衝擊 基隆市府推租金減免 豬肉攤商最高補助4萬元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2025國際綠點子發明暨設計競賽 義守再創佳績 義守科研力為永續未來開路
合作媒體

2025國際綠點子發明暨設計競賽 義守再創佳績 義守科研力為永續未來開路

亞太新聞
亞太新聞
Published: 2025/09/25
Share
11 Min Read
2025國際綠點子發明暨設計競賽 義守再創佳績 義守科研力為永續未來開路
2025國際綠點子發明暨設計競賽 義守再創佳績 義守科研力為永續未來開路
分享文章
2025國際綠點子發明暨設計競賽 義守再創佳績 義守科研力為永續未來開路▲2025國際綠點子發明暨設計競賽,參與學生左起歐冠辰 、王晟守、蔡承沅。(圖/義守大學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高婕/高雄報導】

義守大學電機系團隊在國際發明學會舉辦的「2025年第七屆綠點子國際發明暨設計競賽」中,大放異彩,由電機系吳榮慶、鄭竣安、張恩誌、曾遠威、李青旻等老師帶領該系上四年級學生陳梓瑜、黃泓鈞、許万峻及歐冠辰組隊參加,在眾多大專院校優秀隊伍中脫穎而出,勇奪二銀、兩銅及特別獎的佳績,以專業所學與專長,為台灣科研與永續發展貢獻心力。

義守大學曾遠威老師團隊以作品「基於RGB-T多模態融合的熱成像與姿態識別之智慧預警巡邏移動式機械手臂載具系統」,融合RGB與熱成像AI辨識、自走車及姿態識別技術,可即時偵測工廠過熱或火警隱患,並搭配LINE BOT與網頁遠端監控,為產業安全提出創新方案,榮獲銀牌及評審團特別獎;鄭竣安老師團隊的「戶外應急照明直流供電LED燈驅動電路」,透過回收變壓器漏電感能量提升轉換效率,讓戶外照明更節能環保,榮獲銀牌;吳榮慶老師團隊的「基於CNN與Transformer之太陽能光伏發電預測與NB-IoT即時介面系統」,結合IoT、MQTT與數學模型,協助偏遠綠能案場精準預測發電量並即時監控,榮獲銅牌;李青旻老師團隊的「基於疲勞偵測之行車輔助系統」,透過AI影像辨識搭配行車控制機制,以提升行車安全,亦榮獲銅牌。此次成果不僅突顯義守大學在AI、IoT、智慧安全與綠能應用上的創新研發能量,更展現產學合作與永續發展的高度潛力。


▲2025國際綠點子發明暨設計競賽,專題製作獲獎學生與兩位指導老師張恩誌教授、鄭竣安教授合影,分享榮耀時刻。(圖/義守大學提供)

對學生而言,這場競賽不僅是一場成果展現,更是一段學以致用、理論與實作相互印證的旅程。學生陳梓瑜分享,在準備過程收穫良多,學會如何將複雜內容簡化並貼近主題,不僅強化了比賽信心,也培養了清晰傳達專業知識的能力。黃泓鈞則回顧,從電路設計、元件選用到焊接與測試,每個環節都充滿挑戰,過程中讓他深刻體會理論與實務的結合,並激發對綠能創新的熱情。許万峻指出,簡報練習是關鍵環節,如何將艱澀的專業理論轉化為人人易懂的科普內容,是一門重要課題,也提升了團隊的表達力與專業自信;歐冠辰則認為,這次經驗不僅鍛鍊了簡報技巧與表達能力,更拓展了他對綠能及永續發展的視野,並啟發了未來研究方向。透過這次競賽,學生們不只是累積專業能力,更在挑戰與實踐中,看見了自身所學能為社會帶來的價值與可能性。

這次帶隊師長們,不僅見證了教育理念的落實,也看到了科研價值的延伸。曾遠威老師指出,這是學生默契合作的典範;鄭竣安老師認為,校外競賽正是激發學生創意的重要平台;吳榮慶老師期許義守大學能在國家5+2產業創新政策下,成為培育綠能矽島人才的搖籃;張恩誌老師看到技術未來在路燈、熱水器、玻璃帷幕上的應用,將有助於加速淨零碳排;李青旻老師更強調,這正是「學用合一」最具體的教育實踐。


▲2025國際綠點子發明暨設計競賽,應用於戶外應急照明直流供電LED燈驅動電路之研製展覽現況。(圖/義守大學提供)

義守大學智慧科技學院近年來積極整合跨領域資源,將綠能、智慧科技與人才培育緊密結合,致力於培養學生不僅具備專業技術,更能靈活應用、勇於創新並解決問題。此次所獲佳績,不僅是獎牌肯定,更彰顯科研實力的厚度,體現義守大學務實創新的科研文化,同時肩負起培養專業人才、對接全球永續趨勢的重要使命。

Previous Article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14死17失聯 持續紅色警戒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14死17失聯 持續紅色警戒
Next Article 登貝萊奪金球獎刺痛姆巴佩 登貝萊奪金球獎刺痛姆巴佩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