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團圓的日子,也是月老神君的誕辰。這一夜月色最圓,人情最濃。台灣人習慣以月餅、拜月、烤肉慶祝,而沖繩人則用另一種方式,將祈福與浪漫交給大海、祭典與神社。若在這個節日飛到沖繩,或許能在「月亮系」景點裡,看見截然不同的中秋樣貌。
知名臉書社團「沖繩彭大家族自助錦囊」的經營者彭國豪(彭大)與郭聖馨(郭妹),常被粉絲暱稱為「沖繩島主」。在新書《彭大家族癮食篇2:沖繩還可以這樣玩》中,他們特別分享了一系列與月光氛圍緊密相連的景點。
有些地點適合在夜裡靜靜仰望星月,感受純粹的浪漫;有些則因潮汐變化,讓白日與夜晚呈現截然不同的風貌。透過他們的精選旅程,中秋節的意義似乎也被打開了新的想像,不再只是月餅與團圓,還能在沖繩的月色下找到另一種浪漫與驚喜。
心形岩:退潮限定的戀人地標
古宇利島的ティーヌ濱海灘,有兩塊天然侵蝕形成的珊瑚岩,外觀宛如心形,被視為戀人必訪的浪漫地標。疫情期間,當地增設了階梯與扶手,讓旅人能更安全地走近。秋天正逢日本學生畢業旅行,常見導遊帶領人潮沿著新步道自在通行,顯示出設計的貼心。
但真正的祕訣在於「退潮」。只有退潮時,遊客才能步行到心形岩旁。彭大提醒,務必事先查詢潮汐表,否則可能錯過最美的瞬間。
糸滿大綱引:中秋夜的拔河占卜
在沖繩,中秋夜不僅是仰望月亮的時刻,更是拔河的日子。糸滿大綱引是當地三大拔河祭之一,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舉行。居民世代傳承這項盛典,以祈求五穀豐收、漁獲滿倉與闔家平安。
活動自清晨開始準備,午後遊行,傍晚17點在縣道主舞台正式展開比賽。比賽以一根重達三百公斤的木棍串起雙方巨繩,南北兩軍奮力拉鋸,結果不僅是榮耀,更被視為占卜來年的吉凶。
街道兩側屋台林立,熱氣騰騰。拔河前高舉的「旗頭」象徵守護與祈願,由工匠精心製作,凝聚村落的榮耀。不同於台灣中秋吃月餅,沖繩人則以麻糬團子迎月,別具文化特色。

志仁禮久靈場:神話之島的祈願能量
浜比嘉島上的志仁禮久靈場,被稱為「傳說之島」。琉球神話中,創世神阿摩美久與志仁禮久夫婦曾在此居住並繁衍後代。至今,這裡仍是居民虔誠參拜的聖地,吸引信眾祈求姻緣、求子與安產。
郭妹分享,曾在石階上看見一對夫妻,女子轉身鞠躬並輕撫肚子,那份祈願平安的虔誠令人動容。神社旁的Shirumichu Beach則靜謐安然,海浪聲與熟睡的貓咪構成午後最溫柔的風景。
八重岳茶屋:月下喝茶的靜謐時光
やちむん喫茶シーサー園,隱身於八重岳山中。這裡的餐點不多,卻以在地食材製作的薄餅留下深刻印象。真正迷人之處,是屋頂風獅爺與遠山櫻花,共同營造的靜謐氛圍。
冬日午後,陽光與微風吹拂,榻榻米上甚至能睡上一場午覺。這裡也曾出現在韓劇《沒關係,是愛情啊》,店內常有韓國遊客到訪。無論追星與否,都值得在此停下腳步,享受片刻安寧。
夏至海岸:空曠沙灘的孤獨浪漫
位於太平洋一側的あざまサンサンビーチ,正午氣溫超過三十二度,體感更逼近四十度。酷熱換來的,是幾乎無人打擾的空曠沙灘。海水清澈、沙質細緻,遠離觀光人潮,展現大自然的壯闊。
這裡設有停車場與沖洗設備,方便旅人使用。若想在盛夏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寧靜,這片沙灘正是答案。
月圓下的另一種浪漫
同樣的八月十五,台灣人或許在吃月餅拜月,而沖繩人則在拉拔河、求姻緣或靜坐海邊。月亮一樣圓,慶祝方式卻截然不同。郭妹與彭大挑選的這些「月亮系」景點,不只讓人感受到浪漫氛圍,更讓中秋有了全新的詮釋。下次月圓之夜,或許可以換個方式慶祝,在沖繩留下屬於自己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