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新聞|編輯部/印尼快訊] — 近 48 小時多家媒體與官方訊息聚焦非法菸品:業界與雇主團體指出雅加達市中心非法菸販售更為張揚,海關於多地攔截與銷毀無稅票香菸,同時政府透露擬定抑制非法菸的新規;另財長公開表示2026 年不調升菸稅(CHT),業界並呼籲未來三年凍漲以穩定供應鏈與就業。零售通路與便利商店在合規陳列、採購稽核與毛利結構上,面臨新的不確定性。
現況:查緝與販售並行、政策訊號明確
《CNBC Indonesia》9 月 29 日報導,印尼雇主協會(APINDO)反映雅加達核心商圈的非法菸流竄加劇,衝擊合法品牌與零售商合規經營;同時,《Republika》9 月 29–30 日連續刊出查緝數據與趨勢,包括西爪哇預估非法菸流通量今年恐達 9,000 萬支、多地海關與地方政府聯合行動查扣並銷毀 1.9 萬—159 萬支不等的無稅票香菸。與此同時,9 月 29–30 日多個 ANTARA 地方站與英文版報導指出,工業部(Kemenperin)正擬定新規以遏止非法菸,聚焦無稅票流通與源頭管理;財政部長 Purbaya Yudhi Sadewa 於 9 月 27 日明言 2026 年不調升 CHT,為產業釋出可預期性,業界並主張未來三年凍漲以利產能與就業穩定。
零售與服務端的連鎖效應可能如何展開?
非法菸比重抬頭,對便利商店、雜貨店與攤販造成多重壓力:
- 其一,合規風險升高——零售端需強化供應商盡職調查、收銀端年齡驗證與稅票識別。
- 其二,價格體系扭曲——若非法貨源以低價衝擊,合法品牌恐被迫促銷讓利,壓縮毛利,進一步擠壓店租與人事成本空間。
- 其三,需求轉移——若 2026 年確定不加稅並延續查緝力度,合法產品的價格落差相較非法品可望收斂,有助於導回正規通路,但在查緝密度未完全覆蓋之前,「灰色渠道」仍具吸引力。
整體而言,零售業者需在法規遵循、營運風控與品牌談判之間取得新平衡;服務業(如廣告、物流、金流)亦需同步調整投放與審核標準以防連帶風險。
重點觀察與決策提醒
- Q1: 台資便利商店在印尼是否需要升級數位稅票辨識與AI 影像盤點,以降低違規進貨與販售風險?
- Q2: 若 2026 年 CHT 凍漲與強力查緝並進,台灣供應鏈(包材、物流、支付)如何調整與大廠的年度返利與陳列條款?

本文出自:索引新聞 INDEX News
原文連結:https://news.org.tw/17505/
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