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將於18日投票。《TVBS》、《聯合報》於2日共同舉辦“中國國民黨黨主席選舉辯論會”,六位國民黨候選人立委鄭麗文、彰化縣前縣長卓伯源、台北市前市長郝龍斌、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前國代蔡志宏、立委羅智強(按抽籤發言順序),將首度全員到齊同台辯論。 《TVBS》政論節目主持人錢怡君將主持整場辯論會,媒體提問環節,將由《TVBS》新聞部副理樊啟明及聯合報新聞部副總編輯蔡惠萍擔綱,全程包括申論、媒體提問、交叉詰問、結論四個階段,歷時2個半小時。 為促成六位國民黨候選人同場辯論,《TVBS》與《聯合報》也特別邀請六陣營幕僚進行會前協商,同意所有進行流程並當場簽署參與辯論同意書。 《TVBS》與《聯合報》表示,之所以要舉辦這場辯論會,主要目的是想要讓各候選人都能暢談理念,透過陳述與對話,增加更多溝通機會,並讓真理愈辯愈明。兩家媒體都願意扮演最恰適的平台,增進民眾對每一位候選人的認識,同時也感謝六位國民黨候選人願意共同參與辯論。 郝龍斌:九二共識非一國兩制 鄭麗文:兩岸同屬一中 辯論會中,郝龍斌拋出「兩岸外交新三不」,主張親美不跪美、和中不舔共、友日不媚日,並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對等基礎下以對話代替對抗;候選人鄭麗文說,憲法內涵是兩岸同屬一中,兩岸要強強聯手,共創百年大業;候選人羅智強則說,國民黨對自己的兩岸論述失去自信,九二共識仍是兩岸基石。 今晚辯論會上媒體提問階段,《聯合報》副總編輯蔡惠萍提問,國民黨的兩岸路線向來支持交流及和平,但歷任黨主席主張各有不同,連戰前主席是交流的先行者,他主張兩岸應推動政治對話;馬英九擔任黨魁時,兩岸交流熱絡,他主張「不統,不獨,不武」;朱立倫主席則主張「同為中華,異為體制」,應該求同尊異。 蔡惠萍指出,國民黨自從失去執政權以後,似乎對兩岸問題也失去定見,每逢兩岸之間重大爭議,國民黨內部往往出現歧見,對外也缺乏有力的主張和論述,兩岸問題反而成為國民黨的罩門,進退失據,請問6位候選人,你的兩岸主張是什麼?你要用什麼論述,勇敢的說服黨員和民眾,國民黨的主張最符合國家的利益?
![]() 卓伯源:兩岸主權同而不分 共存共榮 卓伯源主張,國民黨創建中華民國,兩岸應是國民黨強項,他認為「兩岸主權同而不分」,所以沒有兵戎相見的必要,「治權互不否認」,所以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可以維持人民自由民主方式,兩岸可以進行全面交流、互相提攜,共存共榮。 郝龍斌則拋出「兩岸外交新三不」:親美不跪美、和中不舔共、友日不媚日,台灣應該對美中等距友好,這才最符合台灣利益,並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對等基礎下以對話代替對抗。
郝龍斌也說,九二共識不等於一國兩制,民進黨無腦仇中、無恥跪美,這都是不對的,國民黨一定要務實交流。 張亞中表示,民進黨台獨一定會走向武統,國民黨如果繼續主張維持現狀,對岸解決方法就是武力統一,最終就是一國兩制,他認為,兩岸統一不是誰吃掉誰,而是共同創建美好未來。
蔡志弘提出「二五諒解」,盼兩岸各退半步,兩岸高層應該謀求解開僵局之道,他認為,北京無法在沒有得到兩岸同屬一中宣示的前提下讓步,國民黨在於一中各表對內產生分歧,因此他主張基於中華民國憲法、兩岸關係條例的內涵相互理解,北京也應該接下橄欖枝。
羅智強:國民黨要有自信 九二共識是兩岸基石 羅智強提到,前總統馬英九執政8年,兩岸關係最穩定友善,國民黨卻對自己的兩岸政策失去自信,過去九二共識作為兩岸基石,現在卻變成錯的,實際上國民黨最經得起檢驗。對於國族認同,羅智強也提及,「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我的中國是中華民國」。 鄭麗文表示,兩岸兵兇戰危,台灣不能成為下個烏克蘭,兩岸和平就要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繼續推動對話;兩岸要和解、合作開創百年和平,在兩岸同屬一中的中華民國一中憲法下,必須大開大合,不能再自相殘殺;只要兩岸強強聯手,就能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來源:TV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