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政府今(4)日舉行「2025新北濕地藝術季-種籽之旅」,新北市長侯友宜邀請市民到板橋新月橋下新海二期人工濕地欣賞環境藝術,透過藝術了解環境永續的理念。侯友宜也在現場寫下「延續再生,永續綠色廊道在新北」願景,期許與市民攜手守護這塊土地,讓豐富生態得以在新北孕育成長。
侯友宜表示,濕地藝術季迄今已邁入第六屆,此次以「種籽之旅」為主題,邀請來自臺灣、墨西哥與馬來西亞的國內外藝術家,共同打造14組兼具環境意識與創意的作品,並舉辦市集、手作及生態體驗,希望市民朋友透過活動了解環境永續的意義,也更加認識大漢溪的豐富樣貌,一同守護這塊美麗生態
侯友宜說,大漢溪曾因工業與生活污水排放,生態環境面臨嚴峻挑戰,近年市府積極推動污水下水道,導入人工濕地建設及自然淨化機制,改善大漢溪水質,讓豐富生態得以在這塊濕地孕育、棲息,也成為市民休閒散步好場域,歡迎大家在藝術季期間或是閒暇時光都能與家人朋友前來欣賞濕地的美麗景觀,度過美好時光。

濕地藝術季邁入第六屆,此次以「種籽之旅」為主題,邀請臺灣、墨西哥與馬來西亞的國內外藝術家,共同打造14組兼具環境意識與創意的作品。(新北市政府提供)

高灘處處長黃裕斌表示,今年濕地藝術季以「種籽之旅」為主題,象徵種子在濕地中萌芽、成長的過程,也寓意藝術與環境教育的持續發展。今年邀請國內外知名環境藝術家與7組新世代青年藝術團隊齊聚「環境藝術創作營」,現場展出14件結合自然素材、在地觀察與永續理念的藝術作品,呈現濕地的生命力與時間流轉。
其中,李蕢至的《棲種之所》以竹編打造圓形庇護空間,如同靜待萌芽的種子,邀請觀眾走入斑駁竹影中,感受濕地的靜謐與生命力;《年輪之脈》則以松木與枝條重現年輪紋理,並透過「種子曼陀羅」共創活動,將群體願景融入作品中。


來自墨西哥的藝術家Lua Rivera創作的《Skydiver Seeds》,以竹、金屬與織物呈現種籽飄浮、落地與遠行的過程,象徵自然中的智慧與循環。

馬來西亞藝術家張國耀的《淼種》延續生命循環的概念,呈現種籽在水流漂泊與沉靜間的旅程;黃琬雯與元智大學團隊的《種籽的幾何學》則以寶特瓶漂浮裝置呈現城市與自然的平衡共生;吳思儒的《觀》以觀者的視角探索人與自然的互動和變化。
另有結合表演藝術的舞蹈生態系《濕地女神》與互動演出《種籽種籽去哪裡?》,以肢體語言喚起人與自然共生的連結。
高灘處說明,濕地藝術季今日至明日的開幕週末,特別安排藝術家分享會、舞蹈生態系互動演出、自然素材DIY體驗、微戀(wetland)市集,以及榮獲第24屆台北電影節最佳配樂獎的守夜人樂團與療癒系音樂人南西肯恩帶來精彩演出。現場的微戀市集也展現永續精神,倡導「無包裝、無一次性垃圾」,鼓勵來參加活動的朋友們使用環保餐具,現場亦有設置水槽提供清洗,希望大家一同實踐減塑、友善環境的理念。
【關注更多資訊】
■ 高灘處官網:https://www.hrcm.ntpc.gov.tw/
■ 大漢溪濕地生態廊道服務中心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tpcwetlands
■ 景澤創意Vision Union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VisionUnion
如對活動有任何問題,請洽詢:大漢溪濕地生態廊道服務中心 鄧小姐 (週一休館)02-22505958 / service@visionunion.com.tw
■ 高灘處官網:https://www.hrcm.ntpc.gov.tw/
■ 大漢溪濕地生態廊道服務中心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tpcwetlands
■ 景澤創意Vision Union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VisionUnion
如對活動有任何問題,請洽詢:大漢溪濕地生態廊道服務中心 鄧小姐 (週一休館)02-22505958 / service@visionunio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