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新聞|蔡文傑/菲律賓綜合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調菲律賓經濟成長預測,警告貿易放緩與投資疲弱可能拖累經濟表現。全球貿易格局正因新關稅、政治緊張與供應鏈重組而重新洗牌,菲律賓首當其衝。美國於8月7日對菲律賓商品課徵19%出口稅後,美國進口菲律賓商品於當月下滑,8月出口成長放緩至4.6%。菲律賓出口商協會主席塞吉奧・奧蒂茲-路易斯接受Business 360節目訪問時指出,出口對菲律賓至關重要,支撐數百萬就業機會並帶來美元收入以穩定披索匯率。當前全球貿易變化對菲律賓經濟的影響直接且顯著。
貿易逆差縮小能否緩解壓力?
菲律賓統計局數據顯示,貿易逆差從前月44.2億美元縮小至35.4億美元,主要因進口下降而非出口擴張。這一現象與印尼情況類似,反映國內需求疲軟。亞洲開發銀行與CreditSights評估認為,19%美國互惠關稅對菲律賓經濟的直接影響有限,因菲律賓經濟主要由內需驅動。然而,間接效應不容忽視——全球貿易放緩與主要貿易夥伴需求降溫,將透過供應鏈傳導至菲律賓製造業與服務業。
日資能否填補投資缺口?
在貿易挑戰加劇之際,菲律賓貿工部宣布日本企業將投資510億披索,為經濟注入新動能。日本一直是菲律賓重要外資來源,投資涵蓋製造業、基礎建設與服務業。菲律賓央行預測2025至2026年將面臨國際收支逆差,商品出口與進口預期持續疲軟,受全球需求放緩、大宗商品價格回落與國內需求降溫影響。貿工部長指出,吸引多元化外資來源對降低對單一市場依賴、強化經濟韌性至關重要。
重點觀察與決策提醒
- 國19%關稅對台商在菲律賓設廠的出口導向策略帶來哪些調整壓力?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能否提供緩衝?
- 菲律賓進口下降信號對台灣電子零組件與機械設備出口商的訂單能見度有何影響?
- 日本加碼投資菲律賓,台商如何在菲律賓市場與日資企業競合,開拓新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