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家慶報導】
高雄市偏鄉杉林區的木梓里,舉辦了第五屆「點亮木梓火把遊庄」活動。透過這項傳統火把遊庄,民眾得以深入了解過去生活環境與交通不便時,人們如何克服困難,過著日常生活。
木梓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侯世賢在開幕時表示:「非常感謝大家今天踴躍參與火把遊庄活動。」社區志工們親手砍竹,積極聯繫各方資源,期盼讓木梓這個地方被更多人看見,也希望家人們能藉此機會回家團聚。
許多鄰近在地的表演團體無償支持活動,企業也贊助不織布邊角料作為火把的燃料。大家凝聚力量,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展現出一場自發性的行動,充分彰顯木梓社區居民的努力與團結。
活動路線特別安排進入舊木梓國小,並從校門口離開,讓參與者體驗當年放學後天色已暗,需點燃火把照明回家的情境。
來參與火把遊庄的62歲的楊大姊,她童年時期住在南投鄉下,回憶說,當時聚落約有8戶人家,較年長的孩子會領隊、押後,護送年幼孩子走在中間,一同走完約2小時的回家路。她回憶,小時候每天凌晨4點起床,5點出發,7點抵達學校。楊大姊的姐姐也記得,領隊怕蛇、押後怕鬼,每天都緊張地舉著火把走2個小時。遇雨天只能淋雨,無法點火把照路,回家的路格外艱辛。
目前木梓常住人口約不到300人,且多為高齡者。為鼓勵年輕一代於中秋連假返鄉,主辦方特別選擇在此期間舉辦「返故鄉作伙行」活動,也就是第五屆「點亮木梓火把遊庄」,邀請民眾一同認識祖父輩的生活方式。
本屆火把遊庄約有500人參與,來自高雄市區的59歲王大哥感慨地說:「木梓人口只有300,我們500人一起舉著火把遊庄,數量已超過全村人口了。」沿途大家還熱烈討論木梓的台語發音和在地文化,無形中也讓更多觀光客認識這片美麗的土地。
透過這樣的社區營造活動,木梓再次展現出旺盛的活力與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