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戰略學會與中華民族認同發展協會今(10/8)日於臺北市婦聯會大樓舉辦「慶祝中華民國114年國慶暨臺灣光復80週年名家演講會」,多位政軍學界人士齊聚一堂,共同回顧抗戰勝利的歷史意義,並探討中華民族的團結與和平之路。現場邀請婦聯會主委雷倩、前彰化縣長卓伯源及立法委員羅智強出席致詞,氣氛熱烈莊重。中華戰略學會理事長李本京教授在開場致詞中表示,本次與中華民族認同發展協會共同舉辦名家演講會與歌舞展演,正值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前夕,意義非凡,盼雙方攜手捍衛中華民國,傳承中華文化。

婦聯會主委雷倩指出,從美國到臺灣,全球華人都在以各種方式紀念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80週年,這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勝利,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篇章。她強調,歷史中的許多故事值得重新講述,例如滇緬戰場上中華民國軍隊的英勇事蹟,提醒世人「不要小看一個人的力量,也不要小看一個團體的力量」。雷倩同時呼籲,在國際局勢多變的當下,臺灣應回到孫中山先生的中國夢原點,以民族團結的信念面對挑戰,珍惜國慶與光復雙重意義。

作為本次活動來賓之一,前彰化縣長卓伯源以「八卦山抗日之役」為開場,深情回顧家鄉先烈的英勇抗戰歷史。他表示,彰化八卦山戰役是臺灣抗日史上最慘烈的篇章之一,「那些埋骨於山丘的烈士,為的是守護家園與民族尊嚴,他們的犧牲成就了我們今日的自由與榮耀。」卓伯源呼籲民眾不應忘記這段歷史,而應以紀念為契機,凝聚中華民族的向心力。
進一步談及當前兩岸局勢,卓伯源提出「兩岸共用一中、治權互不否認」的主張,認為這是兼顧現實與和平的理性方案。他舉例指出,「臺北有故宮,北京也有故宮,兩岸收藏的國寶同屬中華民族的文化資產,這本身就是兩岸共用一中的鐵證。」他強調,兩岸各自擁有不同制度,但應以尊重和平等為基礎,推動務實交流、化解敵意。

卓伯源進一步提出「第三條和平之路」的構想。他認為,在「兩岸共用一中」的原則下,若聯合國總部能設於臺灣,不僅象徵中華民族的團結,也可使臺灣從地緣衝突的核心,轉化為世界和平的起點。「這將是從危機走向契機的關鍵轉折,臺灣不再是戰爭的邊緣,而是和平的中心。」他強調,唯有兩岸攜手、化解對立,中華民族才能真正團圓,讓下一代共享安定與繁榮的未來。
立法委員羅智強則以自身出身大陳義胞家庭的背景發言,表示「忠黨愛國不是口號,而是信仰」。他回顧推動「光復節」恢復放假的立法過程,強調這不只是節日的爭取,更是對歷史的尊重與民族記憶的傳承。「沒有光復,就沒有今天的臺灣。」他指出,中華民族的文化與認同不該被掩藏,「我是臺灣人,我是中國人,我的中國是中華民國」,並呼籲國人以和平理性為基礎,珍惜得來不易的國家與文化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