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華盛頓2月13日電/新加坡知名戰略學家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指出,美國對華競爭應當謹慎從事,其設計的各種遏制中國的機制都不會取得成功。美國不與中國建立穩定的關係是不明智的。 馬凱碩去年8月出版新書–《生活在亞洲世紀:非外交回憶錄》,從一個新加坡的印度裔移民孩子成長的角度,追溯新加坡從貧窮殖民地轉變為亞洲強國的歷程,反映了他作為資深外交官和政治家的地緣戰略思維。 在華府智庫昆西研究所12日在線舉辦的新書研討會上,馬凱碩闡述了他對於美國、歐洲和亞洲外交策略的看法,希望西方外交官能夠從亞洲人務實精神與和平文化中學習處世之道。 對於美國應當如何與中國打交道,馬凱碩表示,美國在與中國的競爭中應該謹慎行事。美國嚴重低估了中國,因為它贏得了冷戰,許多美國外交官以為,蘇聯崩潰,中國也會崩潰。美國對待中國的假設中存在許多根本性的錯誤。 馬凱碩指出,美國人擔心中國核能力像前蘇聯那麼強大,但美國不與中國建立牢固、穩定的關係是不明智的。因為衹有穩固的關係,才能消除中國快速增加核武器的動因。不幸的是,或許衹有到美國人真的面臨嚴重挑戰時,才會就與中國建立穩定關係進行真正的討論。 馬凱碩說,環顧拜登政府四年的對華遏制政策,“澳庫斯”等各種機制的設計,無論如何都無法成功地遏制中國。這也是他在這本新書中涉及中國的部分想告訴美國的想法。 在這場在線對話中,馬凱碩重點提及美國和歐洲在冷戰結束後,因為歷史偏見和文化傲慢,在處理對外關係時出現的戰略偏差。 主張21世紀是“亞洲世紀”的馬凱碩指出,冷戰之後,以“歷史終結論”為代表,美國人的傲慢和自滿令人震驚。他們以為全世界都得向美國靠攏,都要變成“自由民主”的社會,而美國不需要做任何改變和調整。這使得美國人的思維陷入睡眠狀態。恰在此時,中國和印度甦醒,西方過去200年統治世界歷史的反常現象也就自然而然地結束了。 馬凱碩表示,冷戰結束後,美國不再有像基辛格那樣能夠著眼全局的戰略思想家,這是如今的美國在世界地緣政治上相對失勢的原因之一。他說,作為美國的朋友,他在這本書中要告訴美國人的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並不反美,他們只不過想自己做決定,而不是被迫採取某種立場。你總喜歡告訴一個歷史悠久的社會,你的治理方式更好,別人應當怎麼做。這是一種傲慢的、草率的思維習慣。 同樣,馬凱碩對歐盟在地緣政治上的無能感到震驚。他認為,聰明老道懂歷史的歐洲人應當懂得與俄羅斯共處,但他們似乎被“歷史終結論”所誘惑,覺得俄羅斯必須成為西歐的克隆,跟他們一樣行事。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 馬凱碩指出,這就是為什麼西歐忽視俄羅斯對於北約不要東擴的不斷警告。當歐洲對俄羅斯進行制裁時,世界上85%的人口並沒有參與對俄制裁,歐洲孤立俄羅斯等於是自我孤立於世界。歐洲人還在對俄石油禁運上表現虛偽。 馬凱碩說,如果歐洲人有任何地緣政治現實主義,他們完全可以避免烏克蘭戰爭。今天歐洲人對川普再度當選感到恐懼。因為川普的使命是“讓美國再偉大”(MAGA),而不是“讓歐洲再偉大”(MEGA),特朗普會相當公開地表示不會在乎歐洲,只在乎美國。如果美國不再為烏克蘭出一分錢,歐洲怎麼辦? ![]() 馬凱碩表示,現在是時候讓歐洲清醒過來,意識到它可以通過地緣政治的現實和歐洲的戰略自主權來最好地增強其選擇。歐洲當然可以與美國進行非常密切的合作,但歐洲應該保留與俄羅斯、中國、印度等任何其他大國密切合作的選擇。 與美歐不同的是,馬凱碩表示,亞洲最大的成就是,雖然亞太地區發生了重大的地緣政治變化,但過去46年,東亞地區沒有發生重大的國家之間的戰爭,尤其是東盟國家之間那麼多元化,卻能和平相處。和平能在亞洲盛行,有其深層的文化和思想原因。 馬凱碩稱,外交的發明不是為了朋友,而是為了敵人。衹有對敵人,才更需要展開外交。亞洲人雖然哪怕互相仇恨,也要堅持對話。相比之下,美國人似乎執意於,要打交道,必先成為朋友;不願意與他們認為的敵人開展外交。 馬凱碩說,21世紀具有多元文明、多極、多邊世界的特點。美國和歐洲的外交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是,當他們遇到與他們不同的社會時,他們會立即說,你有問題,你做得不對。西方國家在遇到難解決的問題時,往往先想到制裁。但制裁能取得效果嗎?沒有。世界上有哪個國家因為制裁而改變嗎?從不。 相比之下,馬凱碩指出,亞洲人會說,我們是有很多不同,但我們應當相互理解,然後找出共存的辦法。顯然在亞洲做了一些正確的事情,因為亞洲人非常謹慎、務實,能夠盡最大努力以最大的尊重對待彼此,不在別人面前發表居高臨下的教訓。 經常批評西方人傲慢的馬凱碩說,盎格魯·撒克遜媒體做的最糟糕的事情之一就是不斷冒犯他們不喜歡的領導人,這是他們過去200年居高臨下的文化結果。但進入21世紀,他們會撞上又大又硬的牆,在歐洲這樣的地方撞出太多裂縫。 對於特朗普第二任的建議,馬凱碩表示,特朗普政府不能去每個地區都說,如果你不聽我的,我就制裁你,向你徵收關稅。外交的目標是找到一個雙贏的解決方案。他建議特朗普政府,努力在世界上找到一兩個地區,推動積極的議程,展示積極的成果。東南亞可以成為展示這種雙贏模式的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