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針對賴清德總統雙十大會上談話,前陸委會副主委、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趙建民向中評社表示,賴未再提“兩國互不隸屬”或者是“台灣地位未定論”等語,是正面的進步,但有這樣的安排,他認為仍是美國因素所致,因為中美貿易談判正如火如荼較勁中,加上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將在月底的APEC峰會上見面,美方不會想要台灣問題在這時候惹出麻煩。 趙建民說,所以賴清德的雙十談話很大一部分就是全講給美國人聽的,尤其在國防自主、打造“台灣之盾”防禦系統,明確提出逐年提升防務預算至GDP的3%至5%等等。但賴清德只談國防,不釜底抽薪談如何解決兩岸緊張的問題,只會陷入軍備競賽萬劫不復的陷阱中。 賴清德10日以“變局中 奮起的新台灣”為題進行雙十文告,其中兩岸篇幅大幅縮短,但首次宣布將打造“台灣之盾”防空系統,並承諾防務支出在2030年將佔GDP的5%等等。 趙建民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美國近來對台灣問題明顯轉趨審慎,顯示華府並不願在此時刺激北京。同時,美中高層連續通話,包括外交與國防部長,雙方積極為月底的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領袖會談鋪路。據外媒報導,中方屆時希望美方從“不支持台獨”進一步轉為“反對台獨”,可見台灣議題正被納入中美談判框架中 趙建民指出,賴清德之所以收斂兩岸表述,並非因應台灣內部壓力,因賴上任以來面臨立法院少數、“大罷免”挫敗與民意不滿升高,卻始終強硬不改路線,所以賴不會因民意而改變,這次不講“兩國互不隸屬”與民意無關,而是美方因素。 趙建民認為,美國當前的重點在於與中國完成經貿關稅談判,由於對其他貿易夥伴的談判已大致結束,唯獨中美部分延宕數次,顯示對美方而言此事極為關鍵。“川普政府不希望台灣問題成為談判的變數。”這從美方拒絕賴清德過境美國、取消台美防務高層會晤,以及AIT主動釋放“台灣政治地位未定論”的訊號等等,都顯示美國正將台灣當成對中的談判籌碼。 ![]() 他指出,這也是為何賴清德在雙十談話中,大篇幅強調國防自主、打造“台灣之盾”,並提出2030年國防預算佔GDP 5%的目標等等,這些都是講給美國聽的。 但趙建民認為,台灣一味追隨美方的要求,只會陷入軍備競賽的陷阱,但兩岸軍力早已失衡不是新聞,台灣即使提升至GDP 5%,也僅是杯水車薪,若把有限財力投入無止盡的軍備競賽,最終將萬劫不復。 趙建民強調,賴清德的安全戰略最大問題是嚴重失衡,只談備戰,卻不談如何降低兩岸緊張,不釜底抽薪解決兩岸問題,真正保障台灣安全的根本之道,除了防衛還要減少敵意,而非在兩岸關係上“釜底加薪”。 賴清德在談話中也強調“韌性”,提到他成立的“全民韌性委員會”,趙建民說,但美國智庫兵推才揭示,若大陸封鎖台海周邊,台灣天然氣僅能撐11天,這樣哪來的韌性?他認為,追求和平當然需要實力作後盾,但真正的實力不僅是軍事力量,也包括政策智慧與兩岸互信,賴清德應該先設法降溫兩岸對立,若只談備戰,反而讓對岸認定台灣在準備衝突。 總體來說,趙建民認為賴清德這次的雙十文告,內容都明顯配合美方期待,不挑釁大陸、加碼軍費、強化防衛,完全是講給美國人聽的,但問題在於,這些只符合美國利益,不符合台灣利益,最終只會讓台灣繼續陷入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