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別讓小動作出賣你的專業」寶島眼鏡攜手動力火車 配多焦鏡片維持精彩視界與自信
要先關照好自己 才有力氣照顧別人 大心樂齡活協會「邸家」讓家庭照顧者喘口氣充飽電
「小手牽大手」  青年學子陪伴新北獨居長輩觀賞京戲 暖心傳承生命經驗
烏山頭水庫光電板爭議 賴清德批陳亭妃 吳思瑤:要求發言謹慎、沒動怒
蔣萬安談爭取輝達留台北 閃黨魁選舉話題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風雨後的第一雙腳印「愛旅遊」創辦人宋昊哲與成員的災後行動
合作媒體

風雨後的第一雙腳印「愛旅遊」創辦人宋昊哲與成員的災後行動

商傳媒
商傳媒
Published: 2025/10/15
Share
6 Min Read
風雨後的第一雙腳印「愛旅遊」創辦人宋昊哲與成員的災後行動
風雨後的第一雙腳印「愛旅遊」創辦人宋昊哲與成員的災後行動
分享文章

花蓮的天空,至今仍帶著沉重的灰色。颱風過境後,空氣裡瀰漫著潮濕與泥土的氣味。居民推著鏟子在街口清淤,這裡,是災後最真實的日常。

在這樣的景象裡,記者注意到一群並非來自花蓮的身影。而是身上穿著印有「愛旅遊」字樣的工作服,卻不是提著行李箱,而是肩扛物資、手拿鐵鏟。帶領團隊的正是「愛旅遊」創辦人宋昊哲。

「我們本來只是約好要一起旅行,但今天,我們選擇的行程,是走進災區。」宋昊哲語氣平穩,卻透著一股堅定。他形容,這趟花蓮之行不是一場任務,而是一次「把心放下來」的經歷。

準備滿滿的物資要運往花蓮災區。圖/愛旅遊團隊提供

不同於一般物資發放的制式流程,宋昊哲帶領的成員更傾向與居民同勞動,有人陪著阿嬤一起把積水的客廳家具搬到屋外,有人幫忙清理被淤泥掩住的機車,甚至有人乾脆在路邊搭起簡單的「行動廚房」,煮熱湯給受災戶與志工喝。

「我們不是英雄,只是想成為第一雙走進來的腳,讓大家知道,還有人在乎。」宋昊哲說。

居民們對這群旅行者起初帶著疑惑,卻在看到每個成員滿身泥水的模樣後,眼神慢慢變得溫潤。一位年輕父親在鏟泥的空檔,用顫抖的聲音告訴記者:「那一鍋熱湯,比物資更讓人感覺到自己還活著。」

發放物資給受災民眾。圖/愛旅遊團隊提供

這不是「愛旅遊」第一次跨出旅行的框架參與社會行動。過去,也曾在邊境小鎮陪伴孩童度過寒冬,在疫情期間組織線上義賣幫助弱勢。宋昊哲說:「旅行從來不是離開生活,而是要讓人重新看見生活。」

如今,在花蓮的廢墟與泥濘之間,這群人留下的不是觀光的足跡,而是一種陪伴的力量。

當夕陽落在斷橋的另一端,宋昊哲和團隊仍在鏟泥。他沒有說出「希望社會更多關注」的口號,只留下簡單的一句話「旅行能帶我們去遠方,但更重要的,是帶我們回到人心最需要的地方。」

Play

Previous Article HiDock P1系列全新發表 首創「戴著無線耳機也能錄」 HiDock P1系列全新發表 首創「戴著無線耳機也能錄」
Next Article 兆豐金愛心送暖 200個食物箱為偏鄉學子加油! 兆豐金愛心送暖 200個食物箱為偏鄉學子加油!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