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中國國民黨主席候選人郝龍斌14日宣布兩岸政策五大主張,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對此向中評社表示,他非常訝異,因為郝龍斌設定了“先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為前提,等於是推翻了九二共識本可擱置爭議的原意,如果是郝當選黨主席,國共交流會變成一切免談。 曾長期主管國民黨大陸事務的張榮恭強調,郝龍斌這種說法在國民黨內前所未見,顯然郝沒認知到這樣的嚴重性。 張榮恭認為,國民黨的兩岸政策應回歸和平與統一的論述主軸,堅持九二共識、擱置爭議、務實交流,才是維繫台海和平的根本。 郝龍斌14日召開記者會公布五大兩岸政策,包括一、如果當選主席將舉辦國民黨內的兩岸政策大辯論;二、規劃在北京和上海設置辦事處;三、更要辦理“兩岸論壇”;四、呼籲大陸應宣示“台灣不獨,大陸就不武”;五、回到中華民國的憲法精神來定位兩岸關係,並要求對岸慎重思考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 郝龍斌稱,最重要的是,兩岸的定位要回歸中華民國憲法,就是台灣最好的安全保障。對岸必須先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才有“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只要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下,他很樂意以黨主席身分登陸,跟大陸領導人見面。 張榮恭接受中評社訪問時指出,九二共識的精神是在一中原則下“擱置爭議”,目的是在政治歧見未解的情況下維持對話與交流,現在郝龍斌要求大陸先承認中華民國存在,才談九二共識,這等於設定了一個前提。 張榮恭說,問題是,大陸如何表達承認?有沒有衡量標準?郝龍斌並沒有說清楚。他認為,一旦將此作為前提,代表郝任主席後,九二共識可能就被擱置,也會讓國共之間一切免談,國民黨在兩岸關係中也將喪失主動權,變得和民進黨一樣“什麼都談不成”。 張榮恭分析,郝龍斌的說法顯示他對九二共識的本質缺乏認識。他指出,九二共識是兩岸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下,透過擱置政治爭議、務實推動交流而建立的共識。若把“承認中華民國存在”作為前提,就等於把最難解的政治爭議放在對話前面,會讓交流無法進行。 張榮恭說,如果郝龍斌對美國說“要先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美方恐怕也只會置之不理,這說明以“承認”為前提的思考方式並不務實。 另外針對郝龍斌主張“黨內舉辦兩岸政策大辯論”,張榮恭認為這想法並非全新,過去黨內也有人提過,但國民黨早已有“行之有效”的兩岸政策基礎與共識,特別是九二共識已在歷史上為台海和平穩定帶來具體成果。現在最該做的,是向社會說明九二共識的意義與實效,而不是來辯論該不該繼續使用九二共識。 對於郝龍斌提出的“國民黨在北京、上海設置辦事處”,張榮恭指出,如果對九二共識沒有正確認知,這項主張也無法落實。 至於郝龍斌表示要“以雙城論壇為基礎,擴大舉辦兩岸論壇”,張榮恭說,國共兩黨早在2006年就舉辦“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正式名稱即為“兩岸論壇”,所謂“國共論壇”只是外界的俗稱。而“雙城論壇”反倒是從“兩岸論壇”衍生出來的基層交流平台,由國共時代黨際互動發展成台北、上海市政府的城市交流,擴大交流是好事,但必須建立在正確的脈絡上。 郝龍斌也呼籲大陸應宣示“台灣不獨、大陸就不武”,張榮恭認為,大陸的對台政策早就明確表示,“不放棄武力”的選項,是針對“台獨”,只要不搞“台獨”,大陸自然不會使用武力,這是大陸的政策既有底線,何必再要求大陸重申?大陸更不可能為了配合郝龍斌而做這樣的政治宣示。 張榮恭提到,大陸軍機繞台、軍演的根源,是民進黨的“台獨”政策,國民黨執政時期沒有這些情況,所以現在要求大陸停止軍演,等於要大陸承認民進黨可以繼續搞“台獨”,這種邏輯說不通。 最後,針對郝龍斌提出“回到中華民國憲法精神定位兩岸關係”,張榮恭指出,中華民國憲法是“一中憲法”,這次國民黨主席候選人都如此主張,可是實際上憲法明確規定的國家統一目標,郝龍斌也沒有把這一點提出來,這其實是兩岸關係最重要的關鍵。(中評社) |